今天是于氏做饭,方氏做菜。方氏带着大女儿探春和二女儿半夏一齐帮忙,方氏烧火,涮锅,两个女儿都在一边洗菜。方氏把火升起来,还要切菜,要不是有两个丫头帮忙,还真有些忙不过来。
要说做饭只是把米好好地投投,然后小心地筛一下,免得有沙粒子和土带进去。然后把米往锅里一放,烧几个开,用大爪篱捞出来,装到陶盆里,把米汤用盆装起来,再在锅里放水,把木头叉子往里一放,再把装好捞饭的陶盆放上去,锅盖一盖,这顿饭就算是做得了。
其实说起来费事,可是做起来真不费劲,比起又洗又切又要炒炖的菜来可是轻省的多了。
高氏很会过日子,虽然王家在大王庄算是中等人家,可是高氏看油和柴,还有厨房里的家伙是看得很紧。
每次不管是谁做饭,她都要站在门口看着。生怕多倒了油,多烧了柴。看谁用得多了,肯定是一顿好骂。
方氏还不知道怎么回于氏呢,仲秋已经拉着子汐走进来了。正好听到于氏不咸不淡的话,便笑着站到了于氏的跟前道:“二婶,我帮你呗。”
仲秋也不等于氏答应,手捏了捏子汐有些肉乎乎的小手。子汐便笑嘻嘻地挣开了仲秋的手,往东屋里去:“我去找奶,我想奶了。”
子汐扎着两支短胳膊,冲着高氏就去了,小嘴巴巴地道:“奶,奶,抱抱,想!”
别看高氏对儿媳妇不好,整天骂骂吵吵的,可是她对儿子和孙子那是十个头儿的好。子汐三岁多点,正是着人喜欢的时候,加上是老王家的老孙子,更得老两口子的偏疼。
高氏看着小孙子扎着小胖手跑向她,嘴里还叫着想她的话。高兴的脸上都笑出了褶子。立马化身慈爱奶奶,一弯腰把小子汐抱在了怀里,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哎呦,奶的亲乖了啊,想奶了?”
“想想想。”子汐笑得大眼睛变成了眯逢眼,哄得老太太更是心情大好。
“哪儿想了?”老太太逗着自家的小孙子。
“这儿想。”子汐用短短的手指指着自己的胸口,笑眯眯地说,“还想爷了。”
“好,想爷了。想奶了,奶给拿好吃的去。”高氏抱着子汐转身进了东屋。对于外间媳妇们做饭的事,暂时放到了一边了。
于氏正想躲懒呢,见老太太进了屋,才笑着对站在身前的仲秋道:“那好,帮二婶淘米吧。二婶再填把火。”
仲秋微微一笑,往锅台边上走去。
于氏根本就没想过,一个才五岁大的小女孩儿能帮她淘米吗?填个柴还差不多。
农村的锅台都大,上面除了一个大铁锅外,一边还有同样大的地方留着放盆放碗啥的。因为有时候就是要用锅里的温乎水涮碗,这样就省事多了。
看着锅台上放着的大陶盆,里面的米已经放好了。是高粱米,一会儿淘好了高粱米还要加一些粗的包米碴子。
“二婶,帮我把盆放到地上呗,我抱不动呢。”仲秋冲着于氏道。
于氏看了看大盆,再看看仲秋那短瘦的小身子。不满地走过来,伸手把陶盆拿下来放到了地上:“快点啊,你爹和你二叔他们可都回来了,要是吃不上饭,你可是要挨骂的。别说我到时候不给你讲情。”
仲秋点了点头,笑着道:“知道了,二婶。”
方氏娘三个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看向仲秋,自从让她三叔把仲秋摔破头之后,仲秋就有些不足。现在弄那么大的陶盆,她一个五岁的女娃咋能拿得动呢。
方氏就要过来,仲秋却转身冲着探春眨眼。
探春心细,看到小妹子的眼色,知道必是有其他的缘故,便一把扯住了要过去的方氏:“娘,快点吧,我爹和二叔已经回来了,这大冷天的,回来再吃不上饭,该多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