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3)

老板拍了胸脯,仲秋家有多少他要多少。

仲秋也知道,人家肯定是有利可图,不会因为一个水稻的事,就白帮着她们家的忙。商量好了价钱,仲秋就和王兴文回了家。

这有收的,自然她们家也是要有做的啊。

自家人就那么几个,仲秋也不想让一家子人忙了一大年的,到年尾还不得消停,便商量着等到土豆收了之后,就请村子里的帮忙做,她们付工钱。

仲秋家今年所有的地都种的是水稻,只有河滩地是水稻养鱼。光卖水稻就收了130多两银子,还有鱼收了8两多银子。其他的下田是照着去年的样子种的是大豆,为的是肥田。荒地今年种的是绿豆,也是为了肥田。

今年给老宅的粮食,都是仲秋家在村子里的人手里现买的这宾送到老宅去的。

今年送粮食是仲秋和王兴文去的,高氏本来听着村子里的人说仲秋家今年光水稻就收了一百多两银子,心里就骨着搁着的难受着呢。就等着老大送粮食来好跟他念叨念叨。再耍一把,老大肯定也是会再给她些好处的。

仲秋早就想着高氏不会看着她家赚到银而不眼热,直接就奔了过去。亲眼看着高氏过称,800 斤的玉米都收进了高氏家的仓库,300斤的大豆也没有少一两。

仲秋看着高氏瞪着王兴文的眼睛笑着又把该给的4吊钱拿出来递给了高氏:“奶,这是今年我爹孝敬您和我爹的钱,你收好了。我们家那边还忙着呢,我们就回去了。年礼的话,我们过年前再送过来,现在实在是得不到功夫,而且,卖米收的银子,现在也都还帐了。 ”

高氏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看到仲秋那已经长高了的身量,又闭了回去。恨恨地瞪了一眼仲秋,回头对着王兴文道:“我知道你们家今年赚了钱,不过,你忙完了,过来坐坐。别分了家就不知道你爹娘的门朝哪开了。”

王兴文嚅嚅地应了一声,转身和仲秋回了家。

仲秋家的活现在还真不少,今年不但土豆要弄土豆粉笔土豆粉条,另外就是年初那会儿,她可是和武公子要来了火窖的法子,今年她可是想弄些绿菜吃,空间里的菜都已经一年了,要不是可以保鲜,她直接就浪费了。

因为要建火窖,这自然就不能是小事。仲秋和王兴文商量了一下,准备到方家集和方老爹及两个舅舅商量了一下,看看到哪儿请一个好的瓦匠来给她们三家建火窖。

今年方老爹家出了一半儿的地种了水稻,两个舅舅也学着自家的老爹种了一半儿,侍候的好,而且,人家那上上田。收成比仲秋家的水稻养鱼不差多少,自然手里现在也有钱了。

除了方老爹家外,两个舅舅都想建一个,不光是自家吃,主要是想卖。

这样一算的话,就是四家。不过,建窖是容易,可是,这火窖顾名思意,那是要烧柴的。这样一来,家里的柴就要多准备些。这又是活儿,仲秋和方老爹他们商量了一下,由方老爹和两个舅舅一起找瓦匠。仲秋则把火窖的图纸画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商量着如何建,建在什么地方。

仲秋和王兴文回了家,她可不想光种菜,那东西卖能有多少钱入帐啊。

想当年,冬天吃到新鲜的蔬菜已经不是新鲜了,就是水果都不是新鲜的事,自然是种水果来钱快了。

就在仲秋想着要如何利用火窖进行水果培育大赚一笔的时候,武公子带着他弟弟再次来到了大王庄,王兴文家。

第89章 这算是高枝吗?

武子聪很好奇,一个村姑竟然能够在北方种植水稻成功,而且,在第二年竟然弄出了个稻田养鱼法,并且双丰收的事情。

在本国这算是最大的事件,要不是他一直派人盯着大王庄,只怕这个消息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呢。

听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