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些确信的是,姜榆对美食有些不一般的兴趣。

可是自己这厨艺,除了能擀个饺子皮,什么都不会,偶尔做的那几道菜,还是跟她学的。

“走,去抓鳝鱼。”

“现在?”

“现在。”

这个季节的鳝鱼又大又肥,常出没在田间和水渠里,有些会捉鳝鱼的人,仅凭一根钩子,便能钓到好几斤。

但更多的还是用专门捕鳝鱼的笼子,本地竹子多,多是编制成那种长筒型,一头是连接着长签的塞子,竹签串上蚯蚓吸引鳝鱼进食,另一头则是漏斗形的进口,只要鳝鱼顺着口进去,就难以出来。

这种笼子前一天晚上放在水边草堆里,次日清晨收获,更方便省时。

安和乡的水域不多,基本都被本地村民放满这种笼子,楚宵他们属于外来的知青,不好争抢,因此两人一直都是用铁钩钓。

一开始的时候不得其法,如今已经非常熟练。

两人在大院的时候就是不安分的,这下乡之后更像是进入了乐园,不是下水就是上山,只要出门,就有野货带回。

姜榆听着有些羡慕,她其实也想这么去玩。

就是她才道出过楚宵的心思,真的不好意思再凑上去让他们带自己。

还是等会儿邀刘婶、许红霞和邢思敏一起去采蘑菇,再收集一些,又能和蕨菜干一起给爸妈寄回去,顺便告诉爸妈自己挣稿费的好消息,让他们不必再担心自己。

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相比她的轻松,黄妙妙和冯艳则是又妒又恨,居然又给这姜榆出了风头。

冯艳将自己关在房里不肯出门,廖玉珍劝了又劝:“黑板报这次没出好就算了,和自己置气做什么,饭总得吃吧。”

冯斌看完姜榆写的文章回来,内心的震撼还没有平复,就见妹妹作妖。

“她这是干嘛?”

“辛辛苦苦画的黑板报没受到表扬,心里有气。”

冯斌皱眉:“自己没做好,有什么好气的,之前几次不都这样?”

“本来也没什么,这次不是有了比较。”廖玉珍说着看向儿子询问,“你真对那姜榆知青有意思?”

冯斌动作一顿,承认的很干脆:“嗯。”

“这能成吗?城里来的就算了,如今还会写文章赚钱,不一定能看上咱们家。”

之前她觉得城里来的太娇气,不如乡下女孩子能干活能生养,如今这姜榆写文上报挣知识钱,她又担心人家的眼光太高,虽然她觉得自己儿子配上绰绰有余。

“儿子,你考虑清楚。”

“所以上次肖二爷说的事,我打算答应。”

廖玉珍闻言脸上扬起笑容:“你这手艺本来就不该浪费,跟着肖二爷一起去做,一天至少两三块钱,留在公社等大队长提拔你,还不知道哪年,毕竟咱家不姓肖,真到选举的时候,还是会向着他们一个姓的。”

这看来儿子喜欢那城里知青也不是没有好处,这都知道使劲赚钱了。

第52章 迷成智障

姜榆在文化报发表文章成功,并获得十块钱稿酬的事情传开之后,安和乡公社陡然兴起一股学习的风潮。

楚宵帮她从省城带回的那些报刊杂志,也常有人借来看。

许红霞看着某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小声蛐蛐:“邢思敏,最近黄妙妙是不是也在写文章?”

邢思敏小幅度点了点头:“应该是。”

许红霞表情顿时有些一言难尽:“我看她还问都没问就拿了几张姜榆的报纸,她怎么什么都要学?不会以为姜榆成功,她也能成功吧?”

“不试试她不甘心的。”

“就怕她写了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