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妙妙顿时气也不是,不气也不是,她和其他知青关系不睦,如今就冯艳这么一个聊的来的,尤其冯艳家在本村条件好,真不好得罪。
因此将憋得自己脸色铁青,胃都开始痉挛。
大队长的讲话还在继续:“这次我们公社评先进最感谢的除了楚宵知青给我们公社和省城日化工厂建立笋干供应,还应该感谢姜榆知青。”
姜榆?
“大队长,因为她写了两副对联?”
“不全是。”
在村民疑惑不解中,他小心的展开报纸:“这是省城的文汇报,姜榆知青描写我们安和乡公社的文章,上报了!”
上报?
人群一下轰动起来,姜榆写的文章被印刷到报纸上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报纸就在这儿,我还能骗你们不成?人家编辑部稿费都给姜榆知青邮来了,刚刚视察领导亲自见证的。”
大队长看着被震惊到的村民,内心越发激动和骄傲。
“等会儿我将报纸张贴在公社门口,有感兴趣的,自己来阅读,姜榆知青写的可都是我们安和乡的所见所闻。”
被上百双眼睛注视着,姜榆微微有些不自在,脸上的笑容都有些僵。
就是一篇文章而已,真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
她不知道,发表文章和印刷上报对村民的冲击有多大,在他们的认知中,这都是文化人才能干的事,那些人距离自己多遥远啊!
但姜榆可是活生生的就站在这儿,而且写的还是和他们安和乡有关的文章。
第51章 楚宵的危机感
“队长,快将报纸贴上给我们大家伙看看。”
“姜榆知青还有这么大能耐呢!不仅会写文章,而且还上了报!”
“这可是省城的文汇报啊,太给我们安和乡公社长脸了!”
“我以为写文章的都是那种饱读诗书的文化人,没曾想身边就有一个。”
刘婶听着仿佛自己脸上都有光一样:“姜榆可是读完高中的人,这不就是文化人嘛。”
“她读完了高中?这不比冯艳的学历还高?”
“那这学校的老师应该给姜榆来当才是啊。”
大队长将这句话听到了心里去,姜榆这么有学问,天天下地确实浪费了。
就是当老师教书的公分没有下地高,也不知道姜榆会不会乐意。
尤其如今一篇文章就有十块钱,能瞧上吗?
村里这些孩子还都顽皮的很,非常不好教。
“都安静点,吵吵闹闹的多不好,咱们公社这先进可是马上就评下来了。”
刘婶和人先聊完挤到姜榆身边,拉着手止不住的稀罕:“就知道你这闺女文文气气的不简单,居然还会写文章,这次可把大队长激动坏了。”
姜榆抿着嘴轻笑:“我也就是试试,没想到能成功。”
“那得是有底气才能试,像我们都不知道可以写文章投到报社去。”
“姜榆,我也想试试,你能教我怎么投稿吗?”程建辉鼓起勇气上前,一向不爱说话的他,此时目光灼灼。
楚宵见状又是忍不住心烦,却又无力阻止姜榆的优秀吸引他人。
和姜榆一样,程建辉也是高中毕业,他这个人平常话不多,聊天时很少谈起自己的事。
皮肤白皙,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着文文弱弱,书生气很足。
“可以啊,没问题。”姜榆答应的很干脆。
“谢谢。”程建辉松了口气,是他心胸太狭窄,还以为姜榆怕竞争会拒绝。
因此也忍不住继续问:“你不怕我抢你机会?”
“这有什么。”姜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