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头对负责登记的人说:“我们村子里没有纸张,哪里能弄到?”

负责登记的人放下手中的钢笔,说道:“你们可以到镇里、县里购买,也可以到我们村里购买,价格统一。”

“啪!”的一声脆响。

李老头往桌子上一扔,道:“那就买!”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听到李老头的话,那些反对的人,也都闭上了嘴巴。

毕竟,张家的岳父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他们非亲非故,也不好不要脸。

张跃一听,就乐了:“要我说,我们的亲戚都很好,尤其是李家。”

“哪里好了?正因如此,他才会如此懦弱。”

李红梅这次倒是没有冷嘲热讽,只是朝张跃道:“我们既然打定主意要放那几个小家伙出来,就得先把前面的道路铺好。”

凶悍只是吓唬吓唬没有靠山的人,想要在别人面前站稳脚跟,赢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

李家的恩情,她记住了。

就算不能还上,她也要让孩子们,让张家村的人都来还。

张跃一家和其他几个家族之间的关系,必须紧紧地绑在一起,绑得结结实实,坚不可摧。

她绝对不会容许,出现什么意外。

春种田假,有五天的时间,孩子们在村里的学校里,在糖厂里玩了一圈,又回到了镇子里。

福宝对初一的集市很感兴趣,不过现在不是假期,也就没去了。

张四郎本来是想着:“既然我们村子里有个乡学,那我们就一起去村子里读书好了,离家近,也容易些。”

李红梅毫不留情地回绝:“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让你能轻松一点?你那点小心思,我都看在眼里,好好读书,要是考上不了,就留在城里干活吧!”

让一群孩子都无语了,怎么能这样吓唬人呢?

在别人眼里,能进城里读书,已经是天大的荣耀了,可听阿妈说,还不如在村子里读书呢。

他们却不明白,现在的村子里,教书先生的学识要比城里的读书人强得多。

但是,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候,等他们习惯了,想要留下来,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教导。

村里的小孩都是没上小学的,都是文盲。

老师就算用腿来教导,那也是可以的。

可现在,他们这些人都是用福宝的圣水浸泡过的,天生就有这样的资质。

被镇中的老师教导了一年,他的基本功比一般的学生要扎实得多,根本不需要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

等他们把情绪稳定下来,就可以把他们送过来了。

时间一晃,已经是四月中旬,张大贵再一次返回,带来的是周掌柜给他的消息。

据说,周掌柜得知张家村有了白糖的买卖,便打算跟张家村签订合作协议,一起入股。

说是要给他们一些好处,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张跃一家,给张家村点面子。

有了张大贵的帮助,村子里的几个年轻人也都学到了东西,见识也变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张跃一家的关系,张跃家在外面的时候,也是在维护村子的名誉。

张家的子弟将来都要参加考试,能不能中是一件小事,但若是真中了,那面子可就很大了。

这年头,有好的口碑,就能有个好的前途。

张大贵每一次回家,都要拉上一辆装满了好货的马车,当然,大部分都是给李红梅与福宝准备的。

福宝得到了不少稀奇的东西,都跟孩子们一起吃了,梁雪和汤圆也跟着一起吃了起来。

相比之下,她的几个兄弟就没那么多了。

杨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