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兄弟们戏谑的目光下,张二郎的脸色涨得通红,可动作却很是大度,毫不掩饰自己对她的关心。

曲淑秋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她就意识到,张家对自己人都很好。

曲淑秋看着这一幕,心中更是满意。

父亲说过,张家的人都是县书记的心腹,让她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摆出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可现在,却是父亲多虑了。

曲淑秋用过午膳,正要离开,李红梅却道:“本来是要给你的,不过现在不是时候,给你的也算不上什么好东西。小姑娘,麻烦你告诉你的爸妈,4月23日是个良辰吉日,我们到时候一定会去拜访的。”

李红梅从怀中掏出一只手镯。

“这是我自己给你的,又不是什么信物,也不是很贵重之物,你拿去吧。”

李红梅看了一眼屏住呼吸的张二郎,转头看向满面通红的曲淑秋,“就算你们以后谈崩了,你也不用还给我。”

曲淑秋也不拒绝,满脸通红的收下了。

李红梅看着她这副模样,默默地点了点头。

张二郎原本还有些担心,但是现在,他总算是放下心来了。

看样子,阿妈已经完全答应了这桩亲事,就等着他们两家的人过来谈亲了。

张四郎跟在张二郎后面,也是一脸的不敢置信。

另一边,曲淑秋又是紧张又是激动地回到家中,张家村的学校还在进行着。

张家村一共招收了一百三十多个孩童,最小的五岁,最大的十几岁。

村子里的小孩,如果想上乡村学校都可以上。

外乡子弟都要经过初试,是以读书为目的,以听老师教诲为目的。

这一次的考核,让两百多个学生被淘汰了六十多个。

张跃的四个亲戚,一共有十几个子女,只有八个还能留下来。

福宝的外公,只剩下狗剩、狗蛋和杏花三个人。

本来,梨花已经过关了,但她觉得自己是家中最大的孩子,如果来的次数多了,怕是没有人能做家务,便提出要回去,让杏花在这里读书。

村子里的孩童,学费全免了,最初的纸张也都是村子出的。

其它村子的学生,只收学费的三分之一,免费提供一副毛笔,不能带走,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掏腰包。

节日礼物还可以接受,但纸太贵了,哪怕是最次的纸,也要花不少钱。

要是给小孩花钱,每月一纸就抵得上不少钱,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第378章 【376】李家人支持

很多农家都不愿意上交,但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失去这个机会,就让他把自己的破布带来,每天都要洗一遍。

或者自己制作的粘土板,然后用坚硬的石子在上面写字。

罗老师与万老师虽然出身于贫困家庭,但是他们的贫困与那些贫困是不同的。

本来他们是打算给那些小孩捐款的,但都被张老太爷他们给否决了。

张老太爷道:“老师们都是一片好心,但我们这些人出身卑微,能学到东西就不错了,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处境。”

如果一开始,这些孩子都能顺顺利利地去学校,享受到跟别的学校里的学生同样的待遇,那他们还会想起,他们在学校里有多辛苦吗?

可还能保持初心吗?

估计是被养坏了。

罗老师和万老师都是这么认为的,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俗话说的好,生米恩,斗米仇。

他们可以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提供给那些孩童,让他们继续上学,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