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靠山死了,老太太和六老爷能不急?乡下立不了世子,自然要回京城四处打点,好抢占先机。这两位一定会走,老太爷也不会留,窝囊一辈子,就等着坐上国公的位子扬眉吐气呢。过两日,老的“水土不服”,这里不好,那里不顺,吃药扎针不见起色,只有京城的太医能治。到那时候,你是恭恭敬敬去送,还是不顾他们死活,强行留下?
这些话不能由他来说,这就是个不撞南墙听不进话的轴人。
赵家禾沉声应是,主动说起了墓地。
这阵子家里乱了套,他全心全意为家里着想,累去了半条命,还被误会,又承怒火又担罪名。大老爷心生愧疚,亲自扶他起来,说了几句软话,再放他下去歇着。
瞧,轻松拿捏。
他恨不能当即跑去告诉她,可是这才走完第一步。
赵苓是个懦弱的废物,自私自利,绝不会自首。当初假意求情,就是为了糊弄周家人,免得把他扯出来。
东窗事发,赵苓会赖,会躲。到那时候,再拿忠义那套逼一逼老爷。只要老爷肯上书,就能让皇上再想起他,知道赵家还有个明白人,有个忠贞不二的臣子。
那些人急着回京上蹿下跳,这一个老老实实留在乡下,谁是真孝,谁好拿捏,傻子都看得分明。
他探不到赵家由盛转衰的结究竟在哪,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就做好打算:世袭罔替做不到,降等袭位也行。只要赵家的名号还在,他就能借好这个势,长风破浪。
才看见点起色就去炫耀,显得他轻浮,还是再等等的好。
第36章 马失前蹄
京城容不下,定江城是根基,不能软,出殡这日声势要浩大,不容有失。
己卯是吉时,寅时要吃过早饭,收拾好,保证卯初一刻(5:15)棺椁能出大门。因此老国公留在宅子里的最后一晚,赵府各处灯火通明,子孙都在灵前,八珍房的人也没回去,在油灯下洗洗切切,提早预备。
他领着两个人过来,当众点她的名,把她吓了一跳。
人在院中说话,四面八方都看得到,这是坦荡。她等着他开口,他看看四周,抬头看一眼天色,再看向大灶房,问她:“你往屋里瞧,能不能看清她们的脸?”
她点头。
“退到树下试试。”
她照办,又点头。
他跟过去,压声说:“天亮以后你别跟着去,寅正二刻,家安过来领你,你跟他去个地方,就在那待着。还记不记得那年撞到你的人长什么样?”
“能帮小英报仇了吗?”她赶忙捂嘴,盖住这声惊呼。
他不在意小英大英,只担心她的安危。接下来他有场大仗要打,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她这边,趁送殡人最齐,想办法把这个隐患拔了才安心。阙七是亲戚,谁也不能拦着他上门,这几日都在府里走动。究竟是不是阙七,他没有十成的把握,不过,他能这样想,万一对方也有这个打算,那就糟了。
这事马虎不得,还得先下手为强。要真是动不得的人,能拿个把柄,对他接下来要做的事也有益。
出殡走哪条道,是他划出来的,梅棠巷是必经之地。按行程,到那时差不多要天亮了,又有“隔行一灯,半道不能熄”的规矩,她可以看清楚。一棺两椁,庞大笨重,过拐角必定要慢下来,她可以看得更仔细。
“不要声张,看到了,指给家安,剩下的事,你不要管。”
她点头。
“去吧,捂严实点,外边起冻了。”
小英惨死,一直是她搁不下的心结。巧善清清楚楚地记着那人的相貌,因此一眼就认了出来。
“家安!”
家安等着她指示,可她说不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