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3)

赵玖遂不再说话,一行人走了几天,到了延安府,自然受到地方官员和吴玠的热情款待,但是赵官家心情依旧很不好,不仅是因为张仲熊的破事儿,还因为他特地传来的XZ知州居然是抬着河道通判赵子偁来的,因为这位太过操劳,病倒了。

众所周知,宋朝冗官,追封更是大方,以至于宋朝的相公镇比历朝历代都要拥挤,住房困难,邻里之间挨得很近。

而且阎君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一些名臣即使是追封,也可以进来,比如张叔夜张所,一些太过没有特色的宰相,即使生前进了政事堂,也是没这资格,比如韩绛。

这天汪伯彦起床正准备去找家学渊博的吕公著聊天,忽然听到一阵嚎哭,吓了一跳,看方向问了句,“是张忠文公还是张荣僖公(张耆)

?”两人是曾祖孙。

张耆这人是仁宗朝宰相,最大的话题是替真宗养了章献太后刘娥十年,为此避嫌家都不敢回。

离得不远的宗泽也被吵醒,没好气地说:“听这凄厉,肯定是张叔夜,张耆在劝他呢?”宗老爷子张叔夜还保持一定敬意,但对张耆这种幸进之徒没啥好感。

说话功夫,已经围了一圈人,七嘴八舌问道出了什么事,可别是官家执意西行又出事儿了,那杨沂中确实该斩。

还是王安石逻辑满分,“不会,真是官家的事,张耆还有空安慰他,早一起哭了!”

众人深以为然。果然,过了一会儿,同样是两人邻居的章惇出来说:“各位散了吧,给张公留点面子,子孙不肖,他无脸见人了。”

这话一说出来,倒有大半的人变了脸色,谁家子孙没几个败类啊。还有人的曾孙跑不及投降,其祖宗要死要活地投胎去了。

章惇也怕犯了众怒,特别是看到恩师王安石兄弟俩都很生气的样子,赶紧把张叔夜儿子的破事讲了讲。

镇子里顿时骂声一片。生前都是宰执了,谁还信这些淫祭啊!

又有人问:“那官家是怎么处理的?”

“官家将这逆子绑了沉了黄河,臣叩谢天恩,替臣清理门户。”哑着嗓子的张叔夜走了出来,沉声道。

第五十九章:重典不必在乱世

杨沂中吸取此行所有的教训,好端端地把赵官家送进了吴玠准备好的府邸,不得不说吴玠虽然油滑,办事是没的说。

此宅邸入眼看不尽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呼吸之间,全是春日间芍药牡丹的宜人芬芳,这当然没啥,皇宫大内出来的人不会觉得多么豪气,但在杨沂中刘晏看来,五进院落,并无大树,视野宽广不易藏人却是最安全重要的。

但赵官家显然没注意这些,回来先看了看安顿在官解的赵子偁,看这形容不用医生诊断就知道是累大了劲,强制他休息。然后又把忻(防和谐)州知州带上回了下榻之所,冷冷看着这位薛知府,想着赵官家为帝十二年,有几个人经得住他这般,何况一个江南公阁出身的富贵子弟,不过半刻钟那人就下拜请罪道:“官家,臣有罪......”

“你当然有罪,但朕此行忙得很,你是自己说,还是让皇城司或者刑部派人去查。”

“臣说,臣万死。河曲知县张仲熊在县内作威作福,甚至滥行淫祭,臣也知道。以前李知州李若虚在的时候,抓过他现形。好在那个姑娘没死,李知州大骂他一顿也是要交给朝廷治罪,偏偏这厮大哭两家先人同赴国难的交情,李知州到底不忍,但也警告他只此一次,否则再不手软。去年春天李知州升任辽东路经略副使,臣由这个通判补了知州。臣,臣出身偏门,又没什么大本事,张仲熊这厮便故态萌发,冬夏两季又开始祭河,臣找他理论时,只说什么河水泛滥舍小取大,臣该死说不过他,于是.......”

“于是你身为一方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