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看着这支行云木簪也称赞道:“你算是入门了。一个月就能做成这样,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得到陈斯的称赞后,念雪就更有信心了。买了一个上好的木盒,把木簪放在里面;再放上“雪中春信”的线香,打包好送给了师父。
行云样式的木簪一方面寓意着师父的剑法行云流水,另一方面的寓意,只有念雪知道,师父在她心里就是“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人如玉如雪如月,郎艳独绝,举世无双。
第18章 18
念雪是在两人夜读诗经,练完字之后送的礼物。一洵打开盒子,看着里面行云式样的木雕、线香,半晌,抬头对上她含着笑意的脸,清澈明媚如日光下融融的初雪。
“这就是近日你的手上有很多划痕、细口的原因吧。”
说着,深深望向念雪的脸。
念雪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狡辩,忙摆摆手说:“现在刀工已经好多了,不疼的......”
他笑了出声,定定地看向她,眼里是难以名状、描摹的情,皎洁又隐晦,声音轻轻地:“谢谢你,我很喜欢!”
念雪这才松一口气,说:“师父喜欢就好~”
这才哄好了师父,师父待她才如从前,冷冷清清的底色下,薄薄的一层温情,落到身上,暖融融的。
很快就入了秋,过了年。
眼下正是4月份,师父接了一个任务,送某一家子皇亲国戚下江南。
念雪过了年已经是14岁,明年成年就开始独立做任务了,所以这次任务,一洵带上了她。
宋家自己也带了很多暗卫,沿途师父的神情淡淡的,看不出警惕抑或松弛。
有惊无险,送完一家子下船,浩浩汤汤地到目的地,他们便来到青州。
烟花三月下江南。
江南里正是人间芳菲,草长莺飞。
第一天找了家客栈安顿下来,第二天师父便带着他去青州城里踏青、春游。
师父和她介绍说,青州人讲究不时不食,春卷的馅料随着四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二十四香风信过,纵教能一也非时”。
“比如一到春天,青州人家就把荠菜包在春卷里。”
念雪看着春卷,薄如蝉翼的皮炸得微黄苏脆,包着翠绿荠菜,一口咬下去,汁水迸发,满口清新鲜香。
这就是咬春吧。
两人咬完春后,来到湖边赏湖。
铺上席子,放上刚在店铺里买的春盘,师父倒出泡好的春茶,遥见“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湖边很多风雅之士,饮酒作诗作乐,小家碧玉、大家闺秀们也在湖边赏湖,春光明媚,其乐融融。
不时听到少女们的轻笑,和落到念雪和师父身上的打量、羞赧又含情的目光。
开始有一条香罗帕落到师父身上,而后纷至沓来。
而师父不动声色,低头细细地喝着他的春茶。
垂眸,长睫在春光里落下一小片光影,露出白润修长的脖颈,坐得近了,还能看见被染成金色的绒毛,细腻温润如羊脂玉。
抬头,看见念雪流连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美人如画,在漫山遍野的春光里,行止闲暇、不动声色的美人就是最春意盎然的一笔,活色生香。
念雪不敢说师父太好看了,捡着话说:“好多香罗帕哦。”
师父甚至没有分与那些香罗帕一个眼神,没有接念雪的话,只是打开食盒,递给她一个春卷。
两人赏春光赏到日暮时分才回客栈,路上簪花的少男少女,把空气都沾香,氛围都变得多情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