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1 / 2)

院中红梅尽皆凋敝,新生的嫩芽攀上枝头。

小童抬手折下了一支捏在手里把玩,这个年纪的孩子,好似当真与春时新叶相得益彰。

“姑姑!”九思踉跄着跑到慕奚面前,献宝似的将梅枝捧到面前,“为何百花皆绽,此一枝却不呢?”

慕奚弯腰把她抱了起来,嫩叶擦过手背,好似还带着湿润。身后宫人隔着几步紧随着,好似半点不敢松懈。

“百花争艳,独此一枝独立尘世,是为不争。”她抱着九思缓步向前,低声轻语,“凌霜傲雪方见真国色。”

九思眨巴着眼,老实道:“姑姑喜欢梅花吗?”

“嗯。”慕奚替她拢好外衣,笑道,“一直都很喜欢。”

夜风浮动,拢起了长公主耳边的朱红花坠。

小院尽头是久候多时的宦官。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永嘉公主,在确认端王府只有这孩子一人在此后才清嗓恭敬道:“殿下,陛下口谕。”

“陛下问,殿下可想好重彩换一诺,要些什么了?”

作者有话说:

京城的事情应该很快能告一段落(?

明天还有一章。

第190章 谋算

笔墨到此戛然而止, 温明裳放了信,面上神色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只让赵君若拿着这封信先退出去。窗子在进来的时候便被重新打开了, 没了海东青的虎视眈眈,信鸽抓着窗户延伸出的木杆假寐, 夜里的浓雾似乎散了点, 借着檐下的灯笼能隐约窥见远方山势蜿蜒的轮廓。

赵婧疏的那封是天枢的事情,她在京代行其职, 但有些要务还是要让温明裳拍板。此番写的是下月底的春闱,内阁已经敲定了章程, 天枢这边自会相辅, 此事早有定调,送来也只是让温明裳敲个私章。

叫人上心的仍旧是天子的密信。

金翎卫的密函素来是由天子口谕转呈示下, 温明裳去信时将北境的近况细说过, 她未将话说满, 刻意留下了两分余地,这反倒让咸诚帝对她能将天枢作为背后的耳目放在北疆深信不疑。此番回信, 一是暗中嘉奖, 二便是不动声色地推波助澜。

天大的本事也要等事情办妥了才能有利好, 这是用人之道。

此外还有一事, 那便是咸诚帝提及了九思, 道长公主请旨, 把这孩子带回了自己府上,说是虽未到讲学之日,但自己忝列人师, 如今温明裳不在, 自然要更加上心些。

这就是重彩换的允诺了。

长公主和端王如今站在一处, 这不是什么秘密。此番春祭重彩是皇子相争,慕奚夺魁是意料之外,但既然拿了天子允诺,外人看来自然是要将此诺用到实处。端王如今不缺朝中要员偏重,相比之下他缺的是兵权。

翠微比之东湖再不及,那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家羽林,文人笔无论多么锋锐,都不及真正的刀剑。

朝臣们虽不敢明言那个词,但心里都对晋王手中的翠微营忌惮得紧。

东湖是不可能了,但京中不还有禁军吗?总让天枢阁拿着算个怎么回事?若是能让长公主拿到手里,总也好过将这几万人空置了来得好。朝中偏向端王的朝臣们引颈相盼,都在等着慕奚开口。

就是估摸着谁也没想到慕奚最后求的却是事关九思。

温明裳却是分毫不觉得意外,她虽未料到最终得利的是慕奚,但至少在端王这边便能预料到慕长临不会要禁军。

原因无他,储君和亲王是不一样的。咸诚帝可以让一个摸不到东宫位子的王爷手中握着翠微,但他不能容忍日后的太子有能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兵权。晋王能走到今日,什么都是咸诚帝给的,在端王身上也一样,咸诚帝在慕奚身上尝到了离心的愤怒,便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