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2 / 2)

“清浊非一时。”洛清河握着她的手在耳边低语,“别怕。”

“我就在这里。”

温明裳于是侧过头认真地端详了她一阵,环绕在周围的风与鹰唳似乎都逐渐变得轻柔,她慢吞吞地抬起手如昨夜一般摸了摸洛清河的耳垂,而后把自己彻底地埋入了这个人的胸口。

这是独属于她一人的、坚不可摧的城墙。

日头很快高悬于天穹,无云悬野的蓝像是坠入清流的水墨,晕染出绚烂的色彩。

温明裳枕在洛清河腿上,她虽说学会了如何骑马,但身体底子放在那儿,即便是关内出来的这段马道不算太长,跑起来也让她今日觉得腰背酸疼。左右眼下还没回去,她索性就躺在了人身上接着昨夜的话往下说。

“三月科考在即,天枢还正缺人,这是个机会,晋王不会放过。”她说话间擦净了手,“天枢阁是陛下绝不会让人染指之处,不论往日再如何青眼有加,这条底线不能踩。若是顺利,至多夏时便能有个结果。”

余下的事便只能交由慕长临。他资质不差,只是有时容易心软,太重情分。潘彦卓若是从此下手,必定先挑身边人。

王府之内他不能染指,之外剩下的便是长公主和慕长卿,温明裳防的也是这个。她给慕长临留下的那封书信其实只有一句话,便是当断则断。

有些人不配享有善意,在朝者一味心软毫无意义,反倒容易害了自身。

洛清河垂眸想了想,道:“夏时交战地的战况会更激烈。此战北燕折损颇多,但重整旗鼓再度犯境不会隔得太久。”

交战地仍旧不能松懈。

说起这件事,温明裳侧过身抬眸迎向她的目光,道:“刺事人和四脚蛇是大麻烦,他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渗透大梁,我在想他提的关于王庭的小公主。”

北境的情报军中所知远比朝中更多。洛清河知道她想问什么,她心下斟酌了一下目前所知的消息,道:“东西线的分歧也可以看做是北燕王庭的分歧。这次铁骑打掉了西线的主力,剩下的将领不足以服众,除非拓跋焘愿意把拓跋悠调回这边,但若是这样……其实反而可能会让他们的南下变得更加割裂。”

“耳目的消息是,她和那个被称作‘都兰’的小公主走得很近。现在东西线的分歧主要在主将,拓跋焘重兵在握多年,萧易又是被钦点的顾命臣,虽然一个想的是如何打开雁翎大门,一个想的是保全君位,但大体是相近的。”

可是拓跋悠不一样。

“若是依照潘彦卓所言……”温明裳想了想道,“王帐已经偏向小公主了。”

所以哪怕只有分毫的可能,西线的狼骑也决不能交到别人手中,但他们可担大任的将领实在是太少了。

洛清河若有所思地抿唇,这是她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铁骑接下来要做出的应对。但在此之前,抛开私下里不谈,她作为雁翎的领军之将需要回答温明裳带来的另一个问题。

北燕提出的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