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算计着自己那么点利益,丑态百出,怕是心里不好受。”
折筠雾就有些心疼他。陛下做一个皇帝,想的第一件事情,本来是想做一个君臣相交的好皇帝,但是还没做几个月,就发现,他只能做一个孤独的人。
皇帝,本就是孤家寡人。
她上前去搂住他,“不要紧,我还陪着你。”
齐殿卿拍拍她的手,“是,朕知道,还有你和孩子们陪着朕。朕比父皇好,他是孤家寡人,朕不是。”
他再忙再生气,回到长乐宫或者承明殿,她带着两个孩子都在这里等着他,那一刻,他心就安了。
齐殿卿突然就不埋怨那些大臣们了。君臣之道,应当本就是两条路。
没有一个路口让他们可以相交。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就瞬间有些舒心,又想了想,让小盛去小厨房把给大臣们吃的东西也送来承明殿一份。
“朕也吃。”
133. 你我之间(4) 一更
陛下要吃粗粮, 小盛一跟杨太监说,杨太监就吓坏了。他拉着小盛仔细的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盛这些年吃了杨太监多少东西, 自然是要透露一句两句的, 便道:“应是想要体会百姓之苦。”
那杨太监就知道了,陛下也不是第一回做这种事情。御书房那边给大臣们吃的膳食肯定是不用他做的, 自有御膳房的膳食太监去操心,但这陛下的吃食, 既然要他做,他也不能跟御书房那边厨房做的有大出入, 便叫小徒弟去打听,问问那边做了什么。
小徒弟匆匆走了, 杨太监就拿着勺子一边去清洗, 一边点小盛,偏着脑袋看他:“听你干爹说,你最近总发呆?”
小盛愣了愣, 点头,“是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春日了,我总有些提不起精神来。”
杨太监就定定的看了他一眼,转身拿着锅起热水,然后也不用小太监们做事,叫了他们出去, 自己亲自添柴,一边往灶膛里面凑火,一边道:“小盛啊,你自小就聪明, 可聪明人,最怕的便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杨太监年纪比刘得福还要大,他起了调子教导他,小盛不敢不听,也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好,便跟着蹲下去添柴,“杨爷爷,我知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