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监就道:“你不知道。”

他拍了拍小盛的肩膀,“你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你心思再深,那也是在别人面前,在我面前,你还嫩得很,你啊,这是遇见难事了。”

“这难事,你既然不愿意跟我说,那我就不问,人这辈子,谁还没点子不愿意说的事情?但小盛啊,你听爷爷一句,这难事,你自己解决不了,你就去找能解决的人。”

小盛听得心里一阵酸楚。他也知道要去找能解决的人,可是别的事情也就算了,唯独这事情,事关清莺的命,他不敢。

走错一步,清莺安平康健的后半生就保不住了,于是步步小心,丝毫不敢出差错。

关心则乱。

小盛苦涩的笑了笑,敷衍过去:“杨爷爷,我没事。”

杨太监见他这般,也就不再说了,只道:“那你就要管好自己,别让人看出来。我看出来,你不说,不要紧,可要是主子看出来了,就不是如今这般不想说就可以的。”

小盛赶忙多谢杨太监的教导。然后等小太监回来说那边做了几个窝窝头,一点咸菜之后,便点头,“这个好做,我等爷爷做完端过去。”

杨太监心里长叹一声,便也不去管他,一心一意的给陛下做窝窝头和咸菜。

做好了,小盛提了菜走,杨太监还在门口看他,他的小徒弟就道:“师父,幸而小盛哥不喜欢做菜,不然哪里轮得到我,您也太偏心了。”

杨太监打了他的头一下,“小畜生,我对你还不好啊。”

里面吵吵闹闹起来,小盛听了笑声,往后面看了眼,也跟着笑了笑,快速的朝着承明殿去。

进了殿内,将窝窝头和咸菜摆在上头,齐殿卿一见,便笑了起来,“要是百姓们能吃上这样的菜,朕就是折寿,也是满意了。”

折筠雾就说了句公道话,“其实,在不是灾年的时候,也是能吃上的,哪里有那么苦。”

她在云州的时候,也是能吃肉的!

百姓们虽然穷,但也不是穷成这般模样。她道:“不过我家算是富户了,村尾的那家,一年到头,都不见油腥。”

齐殿卿就要感慨,就要作诗,折筠雾连忙拿了个窝头堵住他的嘴巴,然后她自己也拿了个窝头啃,啃了一口笑了,“杨太监做的很地道。”

不好吃!

不过是以前吃的那种味道,倒是有些怀念。又咬了一口,嗯,觉得可以接受了,于是一连吃了两个。

齐殿卿就问小盛,“你也吃一个,看看跟小时候的记忆像不像。”

小盛就拿了一个吃,吃完了摇头,“奴才已经记不得了。”

他很小的时候就进了宫,哪里还记得家里的窝窝头。

齐殿卿就道:“这里还剩一些,你送一些过去给太后和太皇太后,就说朕今日觉得好,请她们也尝尝这民间的吃食。”

小盛心一凛,恭敬的弯下腰,提着膳食出门了。

先去的太皇太后那里。清莺就在太皇太后的宫里面念佛经,见了他来,只一闪而逝过惊喜,眼眸子里面没有什么惧怕,小盛想,太皇太后应当是没有告诉她什么。

有时候,他也想,是不是他想的太多了,太皇太后根本没有什么意思,只是单纯给了清莺一串叫做檀心的佛珠罢了。

但皇宫里面的巧合实在是太少,让他期许的同时又知晓自己根本没有后路。

果然,太皇太后见了他,便笑了笑,让他坐下来,道:“你叫小盛吧?之前在皇帝那里多见的是你干爹,倒是你,哀家没见过几回。”

小盛跪在地上老老实实的磕了几个头,“回太皇太后,奴才不得用,不如奴才干爹得陛下喜欢,便只在外面伺候着。”

太皇太后:“小盛公公不必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