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面而是只栩栩的小白雀。一滴血恰好凝涸在雀眼处,给这小雀平添了几分受战火惊扰的哀怒。

威风凛凛的曾大将军右手紧攥着皮缰绳,左手钳着根粗重的玄铁链,铁链尽头引着个浑身血污的魁梧败将。

这踉跄而行的敌俘原是割据鼐关西北处的蛮王程庚仁,其父其兄皆被曾骞斩首。他吮着血海深仇,纠集最后一军兵将向关内征伐,一开始兵势甚锐。但鼐关一直由民间赞称为武曲星转世的曾骞镇守,自称王的程庚仁率军攻了三次都被击退,士气衰竭。曾骞并非无略之辈,锚定时机,大举攻入鼐关西北,两番酣战,终于擒了落败的蛮王。

曾骞性情暴烈毒辣,原是打算屠光降军,但思及谋士谏言,暂留了三两活口,做低姿态向新帝献俘。

他是为新帝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新帝登基初始便立曾骞之姐为皇后。只是曾皇后德厚福浅,这些年身体抱恙,久卧病榻。新帝立后之举无非是为了笼络曾骞,但见昔日美人颓靡的病态,便渐渐厌倦了。不过三载,新帝纳娶六名貌美妃妾,将愈病愈重的曾皇后抛之脑后。

去年秋分,曾骞奉诏归京受赏。封赏宴后,他去武昭殿探望因病不能列席的曾皇后,却见殿内陈旧冷清。曾骞唤来侍婢,看婢女仍穿着陪嫁入宫时的旧衣裳,不禁怒火大炽。曾皇后听到人声,批件长及踝腕的氅衣,徐徐走到门口,只同曾骞对望一眼,便掩面哭了起来。

曾骞是个拦不住的,气咻咻奔去新帝寝殿,抽出佩剑将正裸身与新帝嬉戏的狐媚新妃唬吓走,然后对着新帝大发雷霆。

曾骞对新帝只敬不畏。他性格桀骜,年纪轻轻便一战成名,后又以百战而无一败的战神丰姿为人称颂。在曾骞看来,新帝的大半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他长久在险关死守驻扎,为厘清关界侵扰食粗饭腥肉饮风霜薄雪,如今长姐却在宫殿之内受着这般孤凄的委屈。

新帝既将曾骞当做心腹也当成大患,忌惮他不衰的武力,但隐隐狐疑他的忠信。见自己一手提拔的大将军竟当着后宫妃子面拂他的天威,当即拍案而起,洪声斥道:“放肆!”

曾骞一对炯然的星目瞪视新帝。半晌,他咬牙收了剑,省去了繁冗的礼仪,拂袖而去。隔日曾骞便率手下一干将领重回鼐关,临走前急急交代将军府多去武昭殿和太医院通融。

鼐关形式渐好,新帝顾忌曾骞雄踞一方,差一内臣以安抚为名来关内巡视。曾骞听那新来内臣提及新帝为曾皇后寻遍四方神医,多少知会了新帝心思,于是听取谋士意见,留得几个叛地首领,备着押回京内,以表忠心,冰释君臣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