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暂且留他一时,免得阿琇知道又和我闹。”
第二日,苏衡召崔锴,文武中仅传谢琅、王晖、齐松三人,诸人闭门一日,终是定下了盟约,共抗魏德。两部联军均由谢琅指挥。
阿琇听闻后十分欢喜,料想崔锴必要与谢琅商量发兵之事,便不再去找他。
这日晚间,阿琇正在灯下看书,忽听有人敲门,忙问道:“何人?”
门外有人应了声,正是谢琅。阿琇上前将门打开,谢琅进来后坐在桌边,笑道:“这么晚了还不睡?”阿琇也笑道:“日间睡得多了。大哥有事儿?”谢琅敛了笑道:“崔锴与你很熟?”阿琇点点头道:“很熟!”谢琅道:“你……你……”他斟酌几遍,仍是不知如何开口。阿琇笑道:“大哥有何话,但说无妨!”
谢琅皱眉道:“这话本不应大哥来说……你对那崔锴……可是有意?”阿琇一愣,问道:“何意?”忽地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时又羞又急,忙道:“大哥想到哪里去了!我与崔子固乃是至交好友,并无儿女私情!”
谢琅道:“莫急!莫急!大哥只是随便一问。”他虽如是说,心中想的却是午间崔锴与他说的话。今日,他与崔锴商量好出兵一事,崔锴忽起身拜道:“锴尚有一事求大都督。”他忙将崔锴扶起道:“子固无需客气,但说无妨!”崔锴正色道:“锴今日特向大都督求娶令妹!”
谢琅当时便愣住了,半晌方道:“舍妹才疏顽劣,恐非良配。”崔锴道:“大都督不必自谦,我与阿琇早便认识,相知甚深,心中已将阿琇引为此生知己,岂有不配之说!若真论起来,也是在下高攀了!”
谢琅不说话,崔锴接着说道:“锴知道谢家的规矩,此生定只娶阿琇一人!”谢琅这才说道:“子固抬爱。实不相瞒,阿琇的婚事确实是我心头一桩大事,她若不是被耽误了,也不必拖到现在。”他本就对崔锴十分欣赏,当下将苏谢两家的纠葛说了个大概。至于阿琇,只说与苏衡曾有婚约,奈何苏家悔婚,对两人的爱恨纠缠自是略过不提。
☆、三十五、崔锴心思
崔锴静静聆听,谢琅并不知道他前日已与齐松说过此事。那日崔锴请齐松为媒,代他向谢家提亲,齐松惊得当场失手砸了茶盅,起身关上门道:“子固要求娶的可是谢大都督的幼妹阿琇姑娘?”崔锴称是。
齐松在房内转了几圈,问道:“子固可知阿琇姑娘为何至今未嫁?”崔锴道:“江东无人敢娶。”齐松道:“你又可知为何无人敢娶?”崔锴笑着道:“难道不是谢家门第太高?”齐松看了他片刻,未发现有何破绽,方摇头道:“谢家嫁女并非定要高门大户,一般世家既可,看重的是女婿的人品才干。”
崔锴挑眉道:“那又是为何?”齐松又看了他片刻,长叹口气道:“此事在江东世家中已不是秘密,只是谁也不敢明说罢了。你若信得过愚兄,便断了这个念头吧。”
崔锴奇道:“永年兄此话好生古怪!自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与谢姑娘男未婚女未嫁,为何不能去求亲?”齐松皱眉看着他道:“你看中的若是江东任何一家千金,我都会帮你去说和。独独这谢家,恕愚兄无能为力!”当下甩袖便要离去。
崔锴哪里会让他就这样走了,忙将他拉住道:“永年兄若不肯相助,小弟只好亲自去向大都督提亲了。”齐松望着他正色道:“子固啊,你既是为你我两家结盟一事而来,便安心做那结盟之事,勿要一时冲动,惹了大祸,耽误了两家的大事!”崔锴笑道:“你我两家既已结盟,若再能成此姻缘,岂不是锦上添花,人间佳话。哪里会有什么祸害!”
齐松连连摇头,道:“只怕谢姑娘的亲事,大都督也做不得主!”他乃是端方君子,又颇为爱惜崔锴才华,皱眉沉思了半晌,方下定决心说道:“子固,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