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2 / 2)

帝改制科举,取消举荐一途,大力提拔寒门子弟,以压制士族势力。

这一招收效显著,自科举改制后,士族在朝人员折半,加之先帝熬走不少老臣,如今更显冷落,可用之才寥寥无几,也难怪他们会着急。

“科举舞弊案与他也脱不了干系。”大理寺卿道:“只是他远在北庭,拥军自立,要查办他可没那么容易。”

按大盛律例,各地藩王每三年需得回京朝拜述职,郭元振却是四年未曾离开北庭,每每传诏,皆找借口推辞,到后来对圣令干脆视而不见。

这两年时时传来他屯兵的消息,好在有河西与安西两镇将其牵制,才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尚书令叹气,“科举舞弊即便查到他,也难伤他分毫。”

太傅老眼深沉,“可留着他始终是个祸患,何况如今还扯上了颍王。”

一王一将,一里一外,再加笼络的这些士族,他们想干什么,显而易见。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成势,届时无论他成功与否,都会伤及大盛根基。

圣人摸着桌上那封密信,思绪纷杂,这可是他自小相亲的弟弟。

“科举舞弊案虽伤不了郭元振,却能控制在京士族,况且我们还有江孤所提供的名单。只要斩断其联络,蔽其耳目,传其假讯,请君入瓮,未必不能将其诱杀。”楼云春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是满含杀机。

远对朝廷和郭元振而言各有利弊,只要以我之利攻其之弊,便能断其逆途,何况如今的局势对朝廷有利,他们胜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