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姜握着她的手,心头暖哄哄的,“婶婶放心,我与他都不是爱折腾的人,如此安安静静的就好。”随后又道:“婶婶也要好好的,多保重身子,眼看便要开春了,听说陇上有桃园,届时咱们一起去赏花。”
“好。”林夫人笑着答应,心头却怅然,也不知道她还能不能等到桃花再开。
她瞧了一眼林噙年,想起当年与他相识便是在桃园,又不由得翘起嘴角。
种种情景,仿佛就在昨日。
林夫子与楼云春依旧无话,只是动静之间,已对这个后生渐生喜欢。
不过他并不想太早示好,总得教其知道,胥姜在这京城并非无所依靠,莫要将她欺负了去。
至于楼云春家世门第与胥姜相不相配,倒不在他眼下所考虑的范畴。胥姜这颗心还未安定,日后之事且还难说,不该这么早拿婚事来束缚她。
行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顺意而行,活在当下,这般道理,胥姜远比这尘世碌碌众生想得明白,看得透彻。
她既只争这朝夕之愉,不定未知后事,那便遂她心意,贺她一场欢喜。
待她何时想筑巢成家,再替她做主也不迟。
林夫子回头看了看妻子,唯有真切触摸到生死之界,才真正体悟,天地之浩然,人生之微渺,生死之无常。
世间多离散,莫负眼前人。
他与妻如是,胥姜亦如是。
胥姜自林红锄手中接过缰绳,把马和驴车牵到街上,随后回头对林家三口挥手,“夜深天冷,你们赶紧回去吧,莫要受寒着凉了。”
楼云春接过林夫人手里的灯笼,朝她与林夫子作礼告辞,末了对夫妇二人道:“有我送阿姜回去,二位请放心。”
林夫子叮嘱,“天黑路滑,可要当心。”
楼云春应道:“好。”
胥姜坐上驴车,对林红锄说道:“你今夜吃了酒,准你明日晚些来上工。”又捏了捏她被吹得发凉的脸,“怪冷的,快进去吧。”
“这就回去。”林红锄见楼云春过来,便冲二人挥手,“姐姐,楼大哥,慢走。”
离开南山书塾,二人没有耽搁,乘车驾马回到书肆。只怪这天气太冷,提不起风花雪月的兴致。
回到书肆,时辰也不早了,楼云春奔波了整日,神色有些疲惫。胥姜让他回家歇息,他却拒绝了。
他道:“昨夜没有与你一起守岁,今夜补上。”
京城过冬至有守岁的习俗,胥姜家乡却没有,所以她昨晚早早便睡了。她本不在意,现下听楼云春一说,倒觉得遗憾起来,又见他坚持要留下,便顺势答应了。
驴却很不乐意,见楼云春牵马过来,直甩嘴皮子,作势要咬那马。那马却知道它是个怂包,拿屁股一挤,便将驴挤到了最里头,心安理得地卧下了。
驴气得直叫唤,这笨马又占它的窝!
书肆内起了炉子,胥姜拿来褥子铺在炉边,再放上两个垫子,瞧着十分暖和。她正欲坐下试试,月奴却先她一步,跳上去打了两个滚儿。
她揉了揉月奴的肚皮,“你都觉得舒服,那便不消试了。”
铺完垫子,她起身去厨房,准备装了几碟糕点和干果、肉脯等小食,过会儿佐茶。
等楼云春安顿好驴和马进来,胥姜已摆好吃食,正欲煮果茶。
楼云春跟在她身后打转,看她切柑橘,看她敲石蜜,直到最后胥姜把壶架上炉子,才将她纳入怀中,紧紧箍住。
胥姜问道:“累了?”
他“嗯”了一声,将头埋进胥姜肩窝里。
胥姜拍了拍他的背,有些心疼,这个人也不是铁打的。
炉子上的水沸了,两人才分开。
胥姜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