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一个圈层的人。她汲汲渴求的读书机会,是他们的理所当然,只要谢景聿愿意,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她的人生。

他们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想到这儿,林粟心里无端烦躁,她做不进卷子,就从书包里掏出了傍晚从收发室里拿来的信。

信是同在茶岭长大的一个哥哥给她寄的,她喊他小郑哥。小郑哥年长她四岁,是南山中学上一个考上临云一中的学生,他今年已经考上了省里的大学。

以前小郑哥一家还住在茶岭时,林粟会经常去问问题,小郑哥也会很耐心地为她解答。他上高中后,举家搬去了县城,他们见面的机会少了,就通过写信维持联系,这个习惯保持到了现在。

小郑哥知道林粟好学,因此经常在信里给她出一些难题,让她好好琢磨。林粟之所以会下定决心报考临云一中,就是小郑哥鼓励的。他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读书是大山的孩子去到外面世界最好的途径,所以经常和她说,要努力学习,去更广阔的天地。

小郑哥对林粟来说,是一个可靠的兄长,可以信赖的朋友,值得学习的榜样。她性格独立,从不轻易依赖人,但每每有困惑时,小郑哥就是她为数不多的几个会想求助的人之一。

小郑哥在信上写了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林粟看了不由心生向往。看完信,她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本子,撕下一张空白的纸,想写一封回信,分享下自己初入高中的生活。

她把纸张铺平在试卷上,思索了下,提笔在纸上写道:

小郑哥:

展信佳!

我已经顺利进入一中就读了,也见到了上回在信里和你提到的那个叫谢景聿的男孩,和我猜想的一样,因为之前的事,他并不待见我。

写到这儿,林粟顿笔,微微恍神。

第10章

军训期间,为了磨炼学生的意志,教官们安排了一场拉练,全体学生要从学校徒步走到十公里外的污水处理厂。

考虑到天气原因,拉练的时间比平时训练还早。七点钟不到,所有学生在操场集合,各排教官整好队,总教官发表了几句讲话,之后大部队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队伍壮大,所有的教官随队徒步前行,各班的班主任和校医坐着大巴车上,随时准备把坚持不下去的学生接上车去。

高一年级拢共有六百多号学生,集体出行气势浩大,因为学校事先进行了申报,所以市里有关部门派了交警帮忙开路,还有救护车随行。

一开始,所有的学生都还很有精神气,在路人的注视下抬首挺胸,雄赳赳气昂昂的,势要把一中学子的气势展现出来,等走了两三公里后,队伍就有些散乱了。

太阳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升高,大肆散发光芒,炙烤大地。行程将将过半,已经有不少学生举手打报告,说自己身体不适,要坐车。有些学生倒不是真的不舒服,而是怕晒怕累,想躲懒,教官知道强迫无益,索性睁只眼闭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