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找一天将我姓改了吧?”宋灵均光着脚踩了踩肥猫的背,趴在庭院的凉席中,对正在给她切果子的马大余说道,“毕竟我是你的女儿。”

“不用改,你心里有爹,比那姓氏强一百倍。”马大余乐呵呵的,有了小女儿这句话,他一扫这几日阴霾,“好灵均,不必在意那些,那是你父亲留给你的,你我父女缘,不在那上头。”

第64章 你是我们重要的家人,大家爱惜你,没人能看轻你

既要搬去城里生活,镇上的学堂便不方便去了,按规矩,既得了多年教导,离去之前得让长辈亲自去谢师才是。

马大余翻着老黄历挑了一日黄道吉日,打扮的精精神神的,因着是去见先生,他难得穿了文气的浅色衫子,搭配他那高大的个头和略微粗糙的外表,倒有些拘束和不伦不类,庄娘子见了,笑着给他换了件深蓝色的衫子去,让他挺胸抬头的,是去见先生,又不是去见什么洪水猛兽。

马大余是典型的不管到了多大年纪,依然都怕先生的人。他准备了足足五份的谢师礼,各代表他五个孩子,在散学时专门去感谢教导自家孩子的先生。

马家五个孩子,包括后来的宋灵均,都是经过邱先生的亲手教导,因此马大余特地在廊下等候,就为着孩子们的读书问题,想与邱先生说上几句话,得两句指导。

邱先生原就是举人出身,虽愿意待在这偏远的小镇里读书看孩子,也还是有几分读书人的傲气,但他从不在马大余这样勤恳努力养家的男人面前高傲,他心里是有些佩服的,因此收了礼请他进去坐下说话。

马大余现在也算是个有所成就的商人了,但骨子里钦佩读书人,在白衫灰衣的邱先生面前还有两分怯意,喝了一盏茶才说明来意。

邱先生取来四封一早就亲笔写好的推荐信,放到马大余桌前,脸上有淡淡的笑意,他说道:“马毅已经是秀才了,多的是名师名堂愿意收他做学生,到时你们选合适的就是,他的份就不用写了。这四份便是给另外四个孩子的。”

城里学堂并不是随便就能进去的,尤其像他们这种初来乍到的人家,手中若是有名师推荐信是最稳妥的。

马大余不担心已经是秀才的大儿子,也不担心聪明伶俐的小女儿,只有中间那三个孩子,不上不下,不近不远的尴尬,他只是一个粗人,除了一心埋头做生意赚钱供孩子读书外,想法并不多,所以想在先生这里讨个准话。

邱先生知道他来意,也愿意说明白,他点了点其中那三封推荐信,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二芳规矩努力,在学问上也是循规蹈矩的学好,没有二心,她是需要有人带领的,因此环境比较重要,我认为她还需要再磨练磨练心性。至于出路,若将来要当闺阁里的女先生,于心态和天赋上还是差了一些,问问她本人意愿,是愿意继续学习博个女子自强自立的营生,还是到了年纪许人要紧,若是后一步,我建议,还得送她去学女红。”

马二芳这里,邱先生打了个“良”。

马大余点头,有些紧张地看着马锋和马四顺的推荐信,邱先生也没有客气,直说道:“马锋自来学堂,到内舍也已经快五年了,你也应该看出来了,很显然,他并不适合读书。”

“我明白的,只是若不将他放在学堂里,我也不知道该把他放到哪里去。”

马大余微微苦笑,他舍不得孩子一个人待着,所以哪怕知道浪费钱,他也要送,他略略低头道:“阿锋这孩子就是像了我,他能听话认字写字,但唯独看不进去书,是我这个当爹的错,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还请先生不要过于苛责他。”

“千万不要这样说,没有天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况且你已经想得够多了,是想他至少把字认全,即便将来出去也不能做睁眼瞎。”邱先生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