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发配边关,她最担心的也是婉宜,所以,那日大雪她回到长公主府,便让周吉准备两辆马车与御寒衣物,再带上一队侍卫,去护送陈家众人出行。她不要曾经玉树临风的探花郎手戴镣铐被人围观,不要大郎几个少年承受千里跋涉吃苦,更不可能让两位嫂子与侄女们遭遇任何女子都避之不及的灾祸!
公然照拂被朝廷发配的罪臣家眷,她这个长公主大概也是头一份了。
当时的华阳,没心情去想别人会怎么看,她也不在乎。
她甚至盼着哪个言官去弟弟面前参她一本,然后她好看看,弟弟是不是连她这个姐姐都不认了。
可一直到她病倒,京城里都没什么动静,那些言官像不曾听说此事一样,在朝堂上闭口不提。
母后不会干涉,弟弟,他怕是没脸管。
华阳端起茶碗,浅浅地饮了一口。
自打她回京,做了那么多事,也一直在明着暗着将弟弟往明君的路上带。
用不了多久便是端午,她倒要看看,她的好弟弟究竟有没有正回来。
第175章
自打何清贤进京, 宫里各种用度都节俭了不少,只是逢年过节的,宫里也该热闹一下, 愉悦太后、皇上的身心。
四月中旬,宫里给在京的皇亲国戚们传了口谕, 端午会有宫宴,为推行新政忙了半年的大臣们也可参加。
端午前一日,华阳、陈敬宗来陈府过节。
华阳终于又看到了公爹,短短半年,公爹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一些, 那都是忙的、累的。
三月下旬朝廷发布新政令, 到如今全国各地方州县都已经接到了消息, 离京城近的一些官员更是三天两头的往宫里递折子, 汇报的无非是哪哪家士族联名上书反对了,亦或是哪几家书院的学子们又在闹事。
单独拎一件出来, 无足轻重, 可这样的折子多了, 便成了舆论压力,仿佛全天下都反对新政, 都在怨恨皇帝与内阁。
不在其位, 华阳无法对公爹、弟弟的压力感同身受,但肯定不会好受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