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 / 3)

殷修竹嘴角一翘,摇头道:“管不了啊!”

三宝哼哼了两声,作势要去屋里找桃氏报仇,无奈一进屋子,就被刘氏赶出去了,说是屋里好不容易暖和起来,三宝在外面晃荡久了,身上寒气重,对妞妞不好!

三宝只得赔笑出了屋子,既然找妹妹报不了仇,那就找妹夫吧!两人摆开棋局对弈起来,结局当然是旧仇未报,又添新仇!

桃氏和殷修竹吃了中饭,趁着阳光好,两人晃晃悠悠的往西山走去。年初一,村里的人都出动了,路上行人纷纷,彼此碰见都拱手道贺,然后闲聊几句,才散开。

小夫妻俩踏上石阶,闻着两旁的腊梅香,竟挪不动步子。桃氏指着一枝半开的腊梅骨朵儿,让殷修竹帮她折下。

随后,殷修竹又折了一支给桃氏插在发髻,笑盈盈的看着她,果然是花增俏色,香添气韵。

桃氏嘻嘻笑着,示意殷修竹低头,把手中腊梅朵儿插到他的发髻里。

于是乎,两人含情脉脉的对视,情意绵绵的扶持,细数着迂回的石阶,回到山腰的家中。 至于桃氏带出去的小黄黄,早被大黄黄拐带着,在桃家村广袤的田间地头谈情说爱去了。

☆、第一七九章桃氏医舍

年后,二宝和桃三爷商量了一下,把旧院子的两间西屋整理出来,一个当药房,一个当诊室。诊室门上挂着一个木牌,上书“桃氏医舍”四个大字,字体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真是字如其人,殷修竹对这四个字满意极了,因为是他写的。

二宝的岳父李掌柜听说二宝回桃家村开了医馆,很是高兴,赞助了一台七星斗柜不说,还提供各种药材,当然,李掌柜不会赚女婿的钱,全部以收购价给他。二宝自是感激不尽,想着草药价钱降下来了,给村民看病可以便宜很多。

隔壁村的冯郎中已过世两年,村民们有了病痛还要大老远去镇上求医,更有甚者一直忍着,等到二宝月休回来才上门求医,如今,二宝的‘桃氏医舍’开业,村民门奔走相告,很快,周边村寨都知晓了,在这个通信靠喊的时代,消息能传递的如此之快,可见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和对郎中的尊敬。

二宝的回归,桃三爷一家自是一番欣喜,当然,最最高兴的要数小李氏了,她生于药行,从小和药材打交道,对各种药材也如数家珍。于是,小夫妻夫唱妇随打理起药房来。二宝亲自提笔写好各种药材标签,小李氏按照斗谱排列把标签贴在七星斗柜上,七星斗柜上下左右七排斗,底层的三个四格抽屉,都要放满了草药,那些常用的药材都放在斗架的中上层,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药材放在高层。质重易脱色的药材放在低层,还有质轻蓬松且用量大的药材放置于斗架最下层的大药斗内。

二宝夫妻花了三天时间才把药材收纳入柜,陆续有人前来看病,二宝症金和药钱都不贵,病者都能接受,加上二宝师承胡郎中,医术自是精湛,很快赢得了十里八村村民的夸赞。桃三爷如今的爱好是守在桃氏医舍外面,遇到前来求医的村民,他赶忙上前接待。热情的不得了。要是有重症者请二宝出诊。桃三爷第一个背起药箱,牵过毛驴,要护送二宝前去。

二宝笑道:“爷,大老远的。你就别跟去了!”

桃三爷固执不听。牵着驴走在前面。二宝摇了摇头,跟上来扶桃三爷骑上,牵着驴绳走前面。不认识二宝的。还以为毛驴上坐着的须发老者是桃郎中呢!为此,闹了好些乌龙。

出诊回来,桃三爷满足的牵着毛驴去驴棚。李氏笑道:“瞧你那上心的模样,不如让二宝也教你几年,兴许七十岁还能出师!”

桃三爷对着李氏一阵吹胡子瞪眼睛,道:“哪有爷爷跟孙子学医的,你这个老太婆越来越不着调了!”

李氏道:“二宝出诊,你跟着干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