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 / 3)

殡仪是专干这行的,声音悲痛哭腔感染,再配上锣鼓唢呐哀乐声声,不时勾的吊唁的众人嚎啕大哭,桃大爷的儿孙也哭成一片,场面真是悲苦万分。

‘拉孝子板凳戏’很漫长,最受罪的戏文里的主角孝子桃长耀了,一直站着,不能喝水不能说话,动情时还止不住的嚎啕大哭,等到板凳洗唱完,桃长耀已经磨的不成形了,桃永盛赶紧扶住爹爹,到屋里休息。孝子受折磨,也是‘拉孝子板凳戏’的特色,就是让儿孙记得父辈的苦,记得父辈的恩情。

‘拉孝子板凳戏’完了,村民们也肿着眼睛各自回家,第二天一早又聚集在桃大爷家院外,等着出殡下葬。沉重的棺木需要八个壮劳力抬,从家到坟地的路线都要有风水先生定下的,送葬队在一阵痛哭声中,把桃大爷抬到族里坟地一块地势颇高的地方,阴宅已经用草木灰事先画好位置,村里的壮劳力很多,很快就把坟坑挖好,风水先生指挥桃家人往坟坑里烧稻草,说是烧死虫蚁使阴宅安宁,然后是烧纸,等到落棺的吉时一到,八个抬棺木的壮劳力齐心协力把桃大爷的棺木放入坟坑,在填土的瞬间,送葬的众人又哭开了。

一杯黄土掩埋住一个逝去的生命,独留给世间一个小小的土堆而已!

白色的纸钱散了一路,白色的纸幡堆满了坟头,穿着白色孝衣的儿孙躬身致谢,端着五谷杂粮的木盆站在一旁,风水先生嘴里念叨着,送葬的人依次从木盆里抓几颗粮食揣到兜里,这是逝者的祝福。

桃大爷入土为安,这是喜丧,桃长耀准备了丧宴,村里当家立户的人都去了,丧宴规格跟婚宴不一样,没有粉蒸大肉片和粉蒸肉坨子之类带回家的菜,虽是喜丧,毕竟带个丧字,是不讲究往家里带菜的。参席的村民和亲朋吃完,就被主人家躬身送走。

后面的七七烧纸,则是桃大爷儿孙要操心的事了,每隔七天去坟头烧纸,直到烧够七次四十九天才算真正的办完丧事。

☆、第一七八章不是回门是窜门

桃大爷的离世让桃家村的新年蒙上了一层郁郁之气,桃三爷家喜事虽多,但除夕还是平平常常的过了。

四宝的婚期已定,二宝也学成出师,回到桃家村。潘氏嚷着要回桃家村过年,因她害喜,馋李氏做的蒸酥肉和蒸丸子,但因其怀孕未满三个月,潘掌柜不同意,说是一路颠簸恐有危险,让大宝一个人回了桃家村。

李氏倒是赞成潘掌柜的做法,如今胎位不稳,不宜远行,至于潘氏想吃的蒸酥肉和蒸丸子就太简单了,除夕蒸了满满两笼,初一就催着大宝带去镇上。

大宝还想在家呆几天,陪陪家人,无奈李氏的重心都聚到了潘氏身上,收拾好东西,就把大宝撵去了镇上。

二宝笑道:“大哥稍等,我正好也要去镇上给师傅拜年,一起吧!”

小李氏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年礼,交到二宝手里,叮嘱着路上小心,二宝点头,接过年礼和大宝上了路。

长富和长贵照旧带着孩子们去给村里的老人拜年,连同入乡随俗的殷修竹一起,三宝四宝五宝都穿戴一新,笑语盎然的出发了。李氏端出炒花生炸果子和点心等着村里来给桃三爷拜年的小辈。

按习俗初二才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无奈桃氏离得近,出门下石阶再走上二里路,和遇到的村民闲扯几句,晃晃悠悠的就回到娘家,后面还跟着一个小黄黄,如今小黄黄也长大了。肥滚滚的很有第一代黄黄的气势,也不再害怕第二代黄黄了,经常跟着桃氏去窜门。

小黄黄摇尾进院,黄黄就凑了上来,两只狗互相闻着,你轻咬我的尾巴,我用头撞你,玩一会儿就窜出院子了。

桃氏捧着肚子嘻嘻笑着,无视刘氏嗔怒的表情,说道:“娘。我今天可不是回娘家哟。我是同村来窜门,明天我才是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