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不易的机会推出去。
不过许娘子还是忍不住嘱咐了几句,“三丫,既然有这机会,就该珍惜,好好读书,听话些,不懂的多问,如果是实在读不好……”
真不是这块料子,那白花这个银子作什么。
崔如英笑着接话道:“如果读不好,女儿就不读了,咱们家守着包子摊,日子也很好过。”
若真读不好,一直耗着岂不是浪费银子,非要学大户人家女儿读书作什么。
许娘子闻言摸了摸崔如英的脑袋,“你能想通就好,等我问问三娘子都需要什么,纸笔这些,书用什么书,也给你置办一套。”
崔大郎读过书,但时间久远,许娘子也不识字,早就忘了。
崔如英抱着许娘子的胳膊,“娘,你真是太好了!”
*
而另一边陆云蓁办事利索,直接在钱夫人来燕归堂看璋哥儿的时候跟她提及了此事。钱夫人几乎日日都来看孙儿,孩子还小,自不会一直往正院抱,离得也不远,就算远她也乐得跑这一趟。
孩子抱进屋,钱夫人温柔逗着,倒是一片和乐。
陆云蓁看了一会儿,笑着把想让崔如英去学堂的事说了,“母亲有所不知,这孩子聪颖伶俐,儿媳坐月子这些日子,她帮着做了不少吃食,儿媳实在不忍她只做这些,什么都不懂,一辈子就这样埋没了。所以想求母亲,让她跟着大房和二房的女儿一块儿读书。”
这算不得大事,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再多一个而已。
陆云蓁刚生了个儿子,安定侯很是喜欢,钱夫人不会连这点事都不答应,她拉着璋哥儿的小手,“都由着你。”
这对钱夫人来说委实算不得什么大事儿,让儿媳高兴一点儿,读个书又如何?便是日后都在府中住下也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