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崔如英原以为蛋黄酥卖得最好,结果是肉松卷儿和红豆卷儿,这两样比馒头还软,带着牛乳的香气和糖油烤过的甜香,看着份量重,不像蛋黄酥,一斤才八个。
但她又一想,红豆卷价钱便宜呀,三十斤全卖完,也就二两银子流水。
崔如英在心里宽慰自己,豆沙的本钱比肉松低,卖这个也是很赚钱的。
陆掌柜道:“一会儿小的去拿钱,算算看看能不能对上。”
因为是四个伙计一块儿卖,所以钱匣子也有四个,陆掌柜这回去得有些久,他得自己先算算,差不多才敢拿过去,不然差太多,在陆云蓁这儿也没脸。
过了有一刻钟,陆掌柜回来了,拿了一个钱匣子,里面都是碎银子,还有一个小秤。
崔如英看了一眼,里面银闪闪的,好多钱。
她不禁感叹,以陆云蓁的出身,做生意是容易得多,崔家卖包子还得防着人下绊子,而陆云蓁却能直接卖点心。
卖包子一个几文钱,崔家收的都是铜板,每回数钱也是数铜板,到时候去银庄换银子,一千个铜板换不成一两银子,偶尔多几十才能换,偶尔要多一两百。
但是卖点心不一样,像蛋黄酥一斤一两银子,连红豆卷儿都是一斤一钱,这计数单位都不一样,所以匣子里全是碎银子,看着满满登登,特别招人稀罕。
崔如英有些心潮澎湃,不仅仅因为赚钱,还因为这其中有她的一部分。
陆掌柜又从怀里掏出个小算盘,崔如英就没见过赵掌柜带这个,看着小巧精致,还隐隐发亮。
称银子得用秤,虽说用手也能掂个差不多出来,但还是称得更保准一点。
陆掌柜一边称一边算,手指拨弄算盘,又拿着小秤称银子,手指翻飞,算珠飞快地动着,很快,钱匣子的钱堆在桌上,陆掌柜算完了,道:“总共是四十八两二钱。“
跟崔如英估算的也差不多。
陆掌柜又加了一边账册上的,“三娘子,对得上。”
陆云蓁心里也有数,差不多,她道:“今天也是辛苦陆掌柜了,忙活这么一日,先喝口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