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这会儿还想着,要是六丫也能吃就好了,多香多好吃呀,她现在只能喝奶,真是太可怜了。

有客人没吃完,崔家人还是找的角落里的桌子,算上几个孩子一共七口人,挤着坐的。

不过就算如此,这边热闹的气氛和香味也传到客人那边去了。

以往崔家人都是吃铺子里没卖完的,跟客人吃的一样,几口吃完就去干活。但今儿不一样,吃得好香,还是铺子里没有的。

虽然还是不咋说话,埋头苦吃,但别人在一旁看着,闻着香味儿,就是觉得这饭菜好。

有性子如崔大山那般的,看几眼也就不看了,但也有能说会道,看了几眼大喊一声崔老板,“你们这是吃啥呢?怎么菜单上没有!”

崔大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闺女回来,给送的饭。”

“这好吃也往外卖呀,我不差钱!”

崔如英说道:“客官别急,铺子是在试着新菜,得吃着觉得特别好吃的才能上菜单不是。我们家是小铺子,还是想着做些物美价廉,大家都喜欢吃的东西。”

饭馆不是给一个人开的,像这盘红烧肉就不行,光买肉就花了三十文,香料、调料、柴火……等本钱加上,那得四十文钱。

要是往外卖,一钱银子都未见得能买来,还没这么多分量,小铺子就两个人在厨房,也做不过来,非得是大饭馆好多师傅才能做得出。

崔如英是觉得菜单上东西越多,人工就越贵。人少了忙活不开,还容易出差子,只卖几样最好,真要上新菜还得小心琢磨。

而且刚上过羊肉和胡萝卜的包子,再上新菜,怎么也得等一两个月之后了。

跟客人说要出新菜只是搪塞之言,啥时候有新菜还不是铺子说了算。

客人点点头,又静下心吃饭了。

赵掌柜觉得今儿吃得美,要是有酒就更好了,不过下午还得干活,喝酒就太不妥当了。

最后肉汤菜汤也没扔了,全都拌米饭吃了,吃着也香得很。

吃过饭后,赵掌柜跟着收拾了收拾东西,往日不是他的活儿不干,吃完就走,但是不能白吃不是,这些菜去外头吃,也得不少钱呢。

他对崔如英道:“小娘子手艺是好,要不然家里能开铺子呢。”

崔如英笑了笑,“也就学了些皮毛,赵叔喜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