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考虑到玄奘不想斗战,李长庚选了个“逢凶化吉”的锦囊。这锦囊的方略很简单妖怪把劫主抓回洞中,百般威胁;劫主坚贞不屈,感化了高人,高人闻讯赶到,解救劫主。
这个锦囊方略有些单调,但优点是简单,劫主大部分时间安稳待着就行。李长庚这么多年做下来,深知护法工作不需要搞什么新鲜创意,稳妥第一。
他选择的应劫之地,是河州卫福原寺附近的山中,这里是取经必经之地。为此李长庚招募了熊山君、特处土、寅将军三个当地妖怪,面授机宜,按照台本排练了一阵,各自就位。
李长庚算算日子,玄奘也该到福原寺了,便骑着仙鹤去相迎,没想到一看取经队伍,不由得眼前一黑。
观音明明说玄奘一人一马,可他身边明明跟着两个凡人随从。这也就罢了,此刻在玄奘头顶十丈的半空中,乌泱乌泱簇拥着一大堆神祇,计有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六丁六甲、一十八位护教伽蓝,足足三十九尊大神,黑压压的一片。
李长庚赶紧飞过去,问他们怎么回事,这些神转过脸去,不回答。李长庚赶紧给观音发了飞符询问,半天观音才回了八个字:“如是我闻。大雷音寺。”
观音没多解释,但李长庚听懂了。取经是鹫峰安排的活动,大雷音寺作为灵山正庙,自然要派人员全程监督;天庭既然也参与进来,势必也要安排自家的对等人员。
李长庚可以想象整个过程:灵山开始只让观音前来,没想到天庭派了四值功曹;灵山一看,不行,必须在数量上压天庭一头,便找了五方揭谛;天庭本着平衡原则,又调来了六丁六甲,然后灵山一口气添加了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就这么你追加两个,我增调一双,膨胀成一支超出现有取经人员几十倍的随行监督队伍。
他看了看那三十几号神仙,心想算了,只要他们不干涉渡劫,就一并招待了吧。可问题是,这次护法得持续一个昼夜,总得管这三十九位神仙的住宿。
四值功曹和六丁六甲是天庭出身,每天得打坐修行,打坐的洞府每人一个,附近须有甘泉、古树、藤萝,古树不得少于千年、藤萝不得短于十丈;五方揭谛和护教伽蓝是灵山的,不追求俗尚,但每日要受香火,脂油蜡烛还不成,得是素烛。
光是安排这些后勤,李长庚便忙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安顿好,又出问题了。
那三个野妖怪看见玄奘出现,正要按方略动手,一抬头看到几十个神仙浮在半空,人手一个小本本,往下面盯着,吓得就地一滚,现出原形,抖如筛糠,死活不肯起身。
李长庚驾云过去问怎么回事,神祇说要全程记录劫难过程,这是佛祖和玉帝交代的。他没办法,转头好说歹说,说服三个妖怪重新变成人形,战战兢兢把玄奘给请进了虎穴。只是这三个妖怪吓得六神无主,演技僵硬尴尬,还得靠李长庚全程隐身提词。
玄奘全程面无表情,光头上的青筋微微凸起,显然很是不满。
李长庚一看不对,匆匆让他们演完,拽着玄奘出了坑坎,走上大路。玄奘勉强摆了个姿势,让半空的护教伽蓝照影留痕,然后一言不发,跨上马扬长而去,连那两个凡人随从都不要了。李长庚在后头云端跟着,一直到确认玄奘在双叉岭跟刘伯钦接上头,才赶回天庭。
“你说说,这都叫什么事!”
李长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通,一抬头,发现对面桌子旁早没人了。再一看时间,嘿,未时已过。
织女当初私奔之后,生了一对龙凤胎。后来她被西王母抓回来,孩子是男方在带。如今牛郎与丈母娘关系缓和,西王母就用资助乞巧节的名义,特批了几十万只喜鹊,让他们每年聚一次。天上一日,凡间一年,织女每天都准点下班,去和老公、孩子相会,小日子过得美满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