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最近你的新专辑简直是火遍了全国,请问可以分享一下词曲创作的灵感吗?”
林裕淮沉吟片刻:“森林这张专辑主要抒发了一种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说到主打曲的词曲,其实我是从一部大学生自制的电影中得到的灵感。”
采访者又问:“是什么电影,可以推荐一下吗?”
“当然可以。”林裕淮笑道,“叫《浮生日记》,讲的是大学生打破现实束缚,最后实现梦想、迎接自由的故事。”
采访者噢了一声:“听起来很热血呢!”
在这一刻,李敬池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这一段采访从未释出,他也没有见过。比起这卷封尘许久的录像带,李敬池更诧异于林裕淮说喜欢浮生日记居然不是客套。
而这部电影与采访者形容的恰好相反,它是一部以冷色为主基调的沉闷电影,主角在人生失意,多次受命运重创,最后几乎是头破血流地打破吃人的生活,迎接薛定谔的自由。李敬池可以懂林裕淮的心情,因为他在拿到本子的时候也很触动主角这种被反复浇灭,却依旧渴望梦想的信念感,如野草一般割不断、烧不尽。
他看着屏幕,没有发现不知何时出现的林裕淮。后者静静靠在墙上,看着电视中播放的视频,眼中流露出一丝悲痛。
屏幕上还在继续,见林裕淮笑而不语,采访者说:“感觉你很喜欢看电影,以后有进军影视行业的打算吗?”
林裕淮迟疑了一瞬:“可能不太有,写歌的话倒是可以。”
采访者似乎在点头:“最后替你的粉丝朋友问一句,请问下一张专辑在准备吗?有什么已经写好的歌吗?”
林裕淮:“下一张专辑可能会尝试不同的风格,有一首歌已经写好了,叫底色,希望大家会喜欢。”
录像到这里戛然而止,黑色的屏幕倒映出二人的身影,见林裕淮来了,李敬池问:“这份采访视频……当时没放出来吗?”
林裕淮嗯了一声:“当时没录完,后来也没机会录完了,他在那场车祸里走了。”
李敬池低声说:“对不起。”
柔软的沙发凹陷下去,林裕淮在他身边坐下:“你对不起我什么?我还得感谢你,森林这张专辑的灵感就出自你们电影。”
李敬池说:“但这部电影没什么制作成本,我演的也不怎么样。”
“不。”林裕淮整个人后仰,双腿交叠着,将身体埋入沙发,“这是我当时最喜欢的电影,也看了很多遍。你在里面诠释的很好,刚好有大学生那种迷茫的感觉,如果让老戏骨来演,可能反而会过了头。”
李敬池苦笑,当时他除了上学还要一周打三份工,寄往家里的钱不仅要还债,还来给弟弟治病。
“不过”林裕淮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一切都过去了。”
这句话虽然说得轻松,但李敬池清楚地知道林裕淮一路走过来有多难。时间宛若诡谲的迷宫,既能指引人走向多舛的命运,也可以抚平一切创伤。这卷录像带让他看到了当年那个二十岁出头、意气风发,嘴上还说着不打算做影视行业的林裕淮,也从侧面印证了如今的林裕淮并未被一场车祸打倒。
两人对视,李敬池凝视着他的双眼,林裕淮将手抬了起来,二人距离越来越近。正当他的指尖要触及李敬池的脸颊时,突兀的手机震动声响起。
林裕淮放下手,指了指脸的位置,做了个“睫毛”的口型。
李敬池点点头,随手一抹,但似乎什么都没有摸到。他顾不上这么多,拿起手机,看到屏幕上明晃晃亮着一个唐字。
金主电话,不得不接。他比了个手势,示意自己要接电话,便转身去了阳台。林裕淮点点头,目送李敬池的背影离去。
独自坐在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