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令从却并未立刻应声,慢条斯理擦净身体,也不怎么避讳谢竟地换上干爽衣裤,取了他随手搁在一旁石桌上的匕首往内院走,示意谢竟跟上。
一条卵石小径蜿蜒在幽幽丛丛的草木间,两个人都赤着足,好在下人洒扫十分干净,没有石子扎脚的危险。寂夜有鸟鸣,不知来自庭中还是山间,倒是天边泛白月快要落下去,前路晦暗不明,谢竟脚踝还痛着,几次险些绊倒。
陆令从后脑长眼地察觉到谢竟那一点跌跌撞撞,放缓步子回身扣住了他的手腕,牵着他踏着树影,慢慢向前走去。
“背也不让背抱也不让抱,消停走路还要平地跌跤,”他笑道,“你怎么这么难伺候。”
吴家这别业平时除了昭王几乎无人造访,说白了其实就是兰-生母舅家送亲外甥的私产,所以一应吃穿用度都是按照陆令从的习惯来,甚至房舍上都依着他的喜好,将汤泉之间曲折的回廊打通,寝房却只有一正一偏两间,相邻着坐落在回廊最深处的水上,像是封了墙窗的榭。
陆令从一路将谢竟引到了床榻更宽敞舒服些的正寝,推开门早有丫鬟铺好了被褥掌上灯,照得满室明光盈盈。他把人让到屋内,自己却倚着门框没踏进去,看着谢竟走到桌前倒了半盏茶润喉,随后慢吞吞地吹熄烛火爬上床钻进被子里,才伸手将门关严实。
他定定地在外面站了片时,终于开口道:“天家自处如逆水行舟,谢之无,你我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谢竟没应,不知有没有听到这个迟来一些时候的回答。就在陆令从以为他大概已经睡着了,抬步打算往偏寝去时,屋里传来了谢竟的略显沉闷但却清晰入耳的声音:
“既如此,望有朝一日,竟能成为殿下‘不可疑其不忠’的‘有些人’。”
歇下时快破晓,谢竟是个缺不得觉的,醒来已是次日午后,把陆令从昨夜向谢家报的信儿“天亮就给送回去”全然抛在了脑后。谢府一大早就火急火燎地派人来询问,还是陆令从起来应付着说了“人没事就是渴睡,一醒来立刻回去”,才让他不至于在梦里被揪起来拖回家。
谢竟一通温泉泡得浑身骨头都酥软,睁眼就那么屈膝坐在床上,连下去开个窗串串风儿都懒的。昨夜那个送姜汤的丫鬟小心翼翼叩了叩门,提了食盒进来,温声道:“谢公子醒了?饿了随便用两筷子面罢。”
谢竟想当然地以为会是清汤寡水的阳春面,本来没什么胃口想叫她搁下,谁想这小姑娘手脚相当利落,话没说完直接把食案捧到了床边。
“您睡过了饭点儿,殿下另叫厨房开灶做的。”
谢竟一愣,探身瞧了碗里一眼。面不多不少正好是点心的量,碧绿的菜叶上排着几枚小巧的丸子,葱末芝麻上面居然还洒了一层薄薄的辣子,拿起筷子一翻,碗底卧了个嫩黄的荷包蛋。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外间穿廊就传来脚步声。片刻后陆令从像进自己家本来也是他自己家似地大咧咧推门进来,路过桌子顺手抓了个果脯扔进嘴里,从小丫鬟手里接过碗,在床沿上坐下。
丫鬟识趣地收拾起食盒退出屋去,谢竟刚想说他有点热就开着门透透气吧,小姑娘就细心地轻手轻脚把门带上了。
“我妹嘴都没这么挑,”陆令从拿筷子将面搅匀递给谢竟,“抓碗沿和碗底那两条棱,不烫手。”
谢竟依言尝了两口:“长公主?”
陆令从点点头又摆摆手:“人后没必要叫得这么生分。”
“她为何不称殿下‘皇兄’?”谢竟顺嘴将那晚的疑问带了出来。
“我又不老,一口一个皇字号没的再折煞了我,”陆令从觉出屋内的闷热,起身去推开了半面窗,“还有你,三句话不离‘殿下’,每次都叫得我诚惶诚恐跟小时候到师父面前领罚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