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时都愣了,谢竟咋舌道:“最近当真是累着了,掉这么多。”
陆令从将那些发丝从谢竟掌间拨弄到地上,若无其事地捡起话头:“他只是不愿意当着你的面长大罢了,我以为你清楚的。”
谢竟与他并肩在案前坐下来,听他缓缓道:“你走前不是吩咐了周伯,要把你的手迹都烧掉的么?”
陆书青当日不明白此举深意,也不太清楚父母其实不是真正决裂,还与陆令从置了一场气。冷战结束后,父子俩还端着架子,没恢复到往常的无话不谈,某日陆令从坐在一旁陪他读书,正巧读到蔡琰的《悲愤诗》,“我不敢吭声了,青儿却神色如常,一点波澜都没有,念着‘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谢竟一凛,心中默默接道: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陆书青读毕抬起头,陆令从语塞良久,才问他:“你怪母亲没有带你走么?”
“是我让娘不要带走我的,”陆书青第一次对父亲提起这件事,“带着我上路,恐怕比娘与宁宁独行还要危险许多;况且没了我在金陵,祖母、姑姑便会成为相府钳制爹的首要选择,我更不能把她们推上风口浪尖。”
陆令从见他一副早就深思过的模样,哑然:“万一母亲这一去再无音信,真的没有了还时……”
陆书青怔怔望着他:“爹爹一样没有娘的消息罢?若他和妹妹能安然无恙活着,便一辈子都不见我也认了;若、若是他们……”
他有些说不下去了,后话哽在喉间,陆令从心内一震,把长子抱到自己怀里来,陆书青埋在他肩窝,闷闷道:“我早就想过最坏的结果了,我早就想过要是没有了母亲我该怎么办了。”
谢竟听罢,沉默了好一会儿,忽道:“……可是我不曾想过。”
他伸臂支在双膝上,蒙住脸,从指缝里闷声说:“我不曾想过,要是没有了孩子们,我该怎么办。”
父兄在狱中嘱咐过他“不要报仇”,谢竟并非没有听进去。他很明白家人为他付出牺牲不是让他愚蠢地再搭进去一条性命,但还是那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
如今做这件事,说白了,不是为了逝者,也不是为了自己。人死灯灭,再磊落坦荡的清誉,也换不回活生生的亲人;至于自己,这些年在权力的染缸里绞缠撕扯已成习惯,就算余生当真要在谨小慎微、蝇营狗苟中度过,那也认命了。
但他们不仅仅是自己,他们为人父母,为了能让陆书青和陆书宁不必再经历骨肉分离,不必惊惶地活在朝不保夕里,这件事也不得不去做。
“青儿就算再懂事,再能明白这些伎俩筹谋,那也只是明白而已,他还远不到脱离父母庇护、自己去试羽翼的时候。”
谢竟摊开两掌,有些语无伦次道:“我的孩子们还没法自己保护自己,我女儿还只有那么小!她来到这世上才多久呢?她才跟我分开了多少日夜呢?倘或他们有一点点闪失,我,我”
陆令从轻声替他把话说完:“我还活不活了?”
彼此对视,深知说的都不是戏言。
陆令从忽然回想起多年前遥远的一幕,当日陆书青被丁钰掳走,全家人守在王府正厅等了通宵,那时候他心想,要是陆书青出事,他与谢竟也就彻底完了。
此刻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若儿女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不光是他们夫妻之间没法若无其事地厮守下去,他和谢竟两个人后半辈子也绝不要想好活,不是疯就是死。
“唯一的安慰,是吴家与舅舅可以托付,至少安排了一条稳妥的后路。”谢竟叹道。
陆令从说出他的心声:“可是我还没眼见着他们成人,不甘心去死。”
那张从萧太后遗物中找出来的名单还历历在目,上面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