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令从审慎地点了点头:“宁宁告诉我说,在雍州何夫人待她极好,视如己出,而且‘最会画人物,画了许许多多小孩子,活灵活现真的一般’。”
又是漫长的缄默。
半晌还是陆令从开口,理着脑中乱弦:
“钟兆……虽然他最后叛了我,但我当年拉拢他前查过身世,他是孤儿,没听说有个兄长。他死前也没有对我透过半句。”
“丁钰,是汤山别业失踪的‘阿钰’,也就是那个掳走青儿、死在我剑下的女孩;丁鉴,我们的老熟人,应该就是她的兄弟,那夜与她同行,后来逃脱不知所踪,没想到是去漠北投了敌。”
萧遥的手指轻轻点着页角:“那么丁钰当时所说,那个委托她杀掉殿下、世子来‘救’王妃的人,到底会是谁?会是这张名单中的某个人吗?”
三人相对,只能束手摇头。
名单上的这些东宫旧臣,最常见的结局分为两类:一如张延,继续留在御前,但到太傅高位的也就他一人罢了;二如何诰、许奕等,远放他州,便是今时今日已经不在人世,那也是在官位上做了数年之后才死去。
如钟瑞、丁援一般,当年直接在赴任途中去世的,是少数。程炆则是绝无仅有的一个例外,虽被罢官但留在了京中,几年后起复,在淮阳捞到了一个肥差。
但是,他们的亲眷呢?
陆令从心下升起一种极其不适的窒息感,他知道谢竟与萧遥的沉默是因为与他想到了同一件事这一百多被萧家控制起来的老弱妇孺,在军械案之后去了哪里?
他只见过丁钰、丁鉴、钟兆这三个人。那么剩下的人呢?他们在哪里?
他们是否还在人世?
走出舱内正是深夜,乌云蔽月,下着细碎闷热的春雨,河两岸的烟花生意受时局影响,也冷清下来,看不见几个游人。谢竟认出了谢浚的身影,他在临水某座小楼的窗边坐着,背略微屈起一点,显出百无聊赖的寂寥来。
“你看,他真像个大孩子了。”谢竟语罢自己就先笑,谢浚已经及冠,再怎么说也不能算作“孩子”。
谢浚闻声回头,但并没有听清对话的内容,只是朝着他们笑一笑,回身取了件什么东西,手一抬,从二楼上抛下一把油伞来。
陆令从扬手接住,撑开,将两人都罩在伞下。油纸是淡淡的、发旧的缃黄,上面绘的连翘花已经褪色纵横,像是撕下一本古书,潦潦草草地贴补成这个样子。可是伞骨一撑,还是一轮饱满的天心月圆。
两人同时轻叹一声,彼此看看,陆令从道:“我只是有些感慨,这些三十多年前的旧事和旧人,当日是多么惊天动地的辉煌,到如今有的籍籍无名,有的命丧泉下,有的就此在这世间消失了。”
谢竟颔首:“我们是先帝手中的蛐蛐儿,可先帝又是萧太后掌下的木偶,一代压一代,一层套一层,只要这把金子打的龙椅还在,就永远没有到头之日。”
船下,六朝的洗妆水正娩婉香甜地流淌向前,陆令从望着波心荡漾的秦淮河,方才看向谢浚和谢竟时眼底的温度渐渐消失,只冷笑了一声:“哪里是金子打的?那分明是把骨头垒成的椅子。”
二二.一
回忆
谢兰ˊ生ˊ更ˊ新竟醒来时,恍惚中以为外面有一百个绿艾在引吭高歌。
他知道他们起得是晚了些,也知道在有了两个小孩子之后陆令从和他的家庭地位都要往后排,更知道阖府上下默认陆书青和陆书宁嬉闹发出的声音不能算作噪音。
但绿艾仅有独一无二的一只,陆书宁与内院那些把她当布偶娃娃的小丫鬟们加起来则能顶九十九只绿艾,真是光耀门楣,让人叹服。
谢竟披衣下床去开门中间翻越了睡眼惺忪的陆令从,翻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