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了吗?
看着窗外,两岸淤堵的泥沙已经漫上了堤岸,再无昔日山清水秀,青草丰茂的风景,庆帝皱紧了眉头。
就在这时,身旁的太监禀报,说是紫微令吕朔求见。
过不了片刻,紫微令吕朔便渡步进来。
炎炎夏日,他依旧穿着一身正式官服,头束玉冠,腰环蟒带,双眸深邃,身姿挺拔,看起来年轻又俊美,哪里像是位高权重的二品官员。
事实上,吕朔今年仅有二十八,他十八岁便已中了状元,当日在殿试上所作的《论国赋》不仅就此扬名天下,还得到了庆帝的青眼,从此扶摇直上。
庆帝看到吕朔,心情好了不少,但紧接着他又露出明显的烦郁之色。
吕朔见礼开口道:“此次南巡乃陛下宏图远略,非一般人所能知晓,陛下何必为此徒生烦恼?”
庆帝摇头叹息道:“可这世上懂朕的人除了你又有多少呢?如今就连老天爷也不愿降雨,为朕行一行方便,若是再这么久旱下去,岂不是贻笑大方?”
这个念头一直在庆帝的心中徘徊,使得他这几日都难以心安,如果这真是上天降下的惩罚,传出去岂不是扰乱民心?而这种话庆帝也只有在吕朔的面前才能说出口了。
吕朔这时忽然露出笑容道:“陛下,这有何难?陛下是天子,这数十年来,都国运昌隆,可见陛下乃是顺应天意之人,不过天也有松懈的时候,如今天力不可为,但人力可为。”
紧接着,吕朔又道:“陛下,既然已经征召齐了民夫,不如就让他们在运河两侧拉动龙舟,其余护卫都下船帮忙,这样一来,龙舟便可前行了。”
这个主意甚好!
庆帝神色轻松,但又不免有些疑虑道:“可此处离金陵还有数百里路,那些民夫恐怕还不够。”
吕朔却摇头道:“陛下放心,这一路上至少也要十多天的时间才能到金陵,若下了雨水,便用不着他们了,而且沿途陛下都可以征召当地的民壮,以便补充。陛下也不用担心他们不愿,只要让当地给他们发放银两与食物,再加上是为陛下办事,他们如何不尽心尽力?”
庆帝闻言也舒了一口气,吕朔此话有理,如今民夫已召齐,若是不用确实浪费,有他们拉纤,他终于不用困在这泥地里了,而按照吕朔所言,这里面的钱也不归他出,庆帝自然答应。
庆帝看着吕朔,赞许地说道:“还是爱卿能够解朕之急,那么此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吕朔从善如流地应下,慢慢地退了出去。
*
姜鸿当日讲过论的主要的格式之后,谢舒便将这几日对那篇《贾谊不至公卿论》的见解写在纸上,看他是否有所了悟。
姜鸿看完后,点点头道:“不错,你确实听进去了,其实这篇论的格式并非完全符合这一结构,但已经做的很好了,还有一点,你需得记住,那便是结尾,要有‘文有余而意不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