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齐回去,家里一堆活儿还得干许久,分了先后,他们家去还能先把热水烧上。
康和跟范景若肉卖得差不多了,还得把家里另一头猪也给宰了。
铺子才开张,前几日里如何都得日日有鲜肉才成,本就是打口碑宣扬摊子的时候,要三日有货两日又没货的,如何做得稳生意。
陈氏便先家了去。
等天见晚了,巷口的风呼呼的蹿过坊间,康和跟范景把剩下的肉给收进了铺子里头。
清点了一番,一百七十几斤宰杀后的猪,还剩下半颗猪头,几块儿肉,拢共二十几斤的模样。
算来今朝已是多难得,几近将一整头给猪卖完。
胡大三同他们言,生意好时一日里能卖出两百斤一头的猪,生意不好时,三日还卖不完一百斤猪肉。
关好门打了烊。
两人顶着冷风,去牲口行里把寄停的驴子牵出来,套了车家去。
至了家,饭且还不急着吃,趁着水沸,又把圈里那头小些的猪给压出来宰了。
忙活了个多时辰,夜色深深,才得吃饭洗澡。
康和回屋,虽觉身子也有些疲乏了,可抱出今朝的装钱的匣子,沉甸甸的,又觉精神了不少。
俩人赤脚盘腿坐在床上,把匣里的铜子全给倒了出来,铜子堆做了个小山高。
康和递了几条麻绳给范景,望着人笑道:“数一数。数完了咱便睡觉。”
第64章
两人将铜子一颗一颗串进麻绳上,铜子碰撞发出脆脆的响声,听得人心头怪踏实。
一番清数下来,今朝的猪肉挣了两千两百个铜子,也便是两贯多钱。
外在卖了些干杂货出去,满打满算还是有三贯之数。
这回开张头一日便挣得了这样多,原也是因着才开业讨了奇,二来呢,用的是自家养的猪,不曾往外付成本钱。
若是向外头买猪来杀,起码得少出一千多个铜子。
康和打听了市场上的行情,收猪杀,猪价是八个钱。
一头猪少也百余斤,收一回怎么都得备上一两贯钱才成。
康和将串起来的铜子放好,这回他们不预备把铜子换做银子或是交子了,做生意要有零散钱才好周展开。
先前卖药烛攒下的钱,开路买地,外在又缴赁钱,修缮铺子,这前后花了不少钱,手头里三四十贯钱,一通花销下来,又只余十六七贯了。
不过开铺前两日里,大房那头包了两贯三百钱的红包,范爹跟陈氏包了三贯的红包,连胡大三也包了一贯两百个钱的红包送来。
前前后后,拿得红包算下来也有六贯五百钱,就是不使他们自个儿存下的钱,这红包钱也够周转一阵儿的了。
倒是湘秀那头,过年时说了个孟家,大房觉得不差,两厢便相看了一场。
前些日子里来了媒人,走了礼节,两头都还算满意,已把亲定下了,只还没商定好成婚的日子。
康和先前在城里头也同胡元打听了一番这开甜水铺的孟老三如何,胡元在城里经营的时间长,倒还真认得这号人物。
他言品行倒还过得去,康和听罢,也更放心一头。
虽打听得这孟家不错,可商谈定亲时,人也言要照着外头嫁女的风俗来。
现今甚么风俗呢,自是厚嫁。
往城里打听一趟,城中厚嫁比之村野更厉害,便是寻常小户人家哥儿女子的,陪嫁也得上十五贯之数。
除此,还得置办些料子,柜儿,首饰的才好看。
不肖细算,也便晓得不是个小数目。
大房这当儿头为着嫁礼正愁呢,范守山多远的外村上请人吹,为着十几个铜子也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