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食后,一家子带上家伙事,全都进了田。
裴曜一回来,自然是干活的主力,割起稻谷来又快又好。
收粮是一年中最要紧的大事,除了好吃懒做的懒汉,只要想把日子过好的人,都不会偷懒耍奸。
金黄的谷穗沉甸甸垂下,一块块田地中,全是弯腰苦干的身影。
一捆捆扎好的稻谷放在地上,足够多之后,便搬上板车,垒的高高的,用麻绳捆好。
无论拉车还是推车的人,脊背都挺不直,弯着腰弓着背,汗水淋漓,一步步往前走,将满车的收获运到谷场或家中。
倒完稻谷后,裴曜拉着空车又出门了。
陈知和窦金花在院里飞快把稻谷堆摊平。
长夏进灶房将水罐灌满,一口气喝了半碗晾好的绿豆甜汤,冰冰甜甜的,心里头那股热气总算消散了些。
他长出一口气,拎着瓦罐匆匆出门。
五亩水稻割完后,等晒干晒透些,才好碾场,因此农人得了一点歇息的空闲。
之前豆杆已经拔了,收晚稻是今年最后一件大事,这一茬总算过去。
裴家今年的收成还算不错,谷粒大多都饱满。
甘薯也挖了,共收了四十一斤,算收成高的,一家子都喜悦。
只是甘薯还不到敞开吃的时候,得留着明年继续种,因此陈知只挑了几个小的,蒸熟给家里解了解馋。
这东西味道更甜糯,又是新鲜玩意,很多人都觉得好吃。
头一年就有了三四十斤的收成,一斤种薯最少能出六斤,到明年春天热了后栽种,就得扩大地方了。
这么一算,后年,也就是第三年,只要没有大的天灾,甘薯就能按亩栽种了。
正好第三年的时候,开出来的那一亩下等田,依旧不收田税,种出来的东西全是自己的。
湾儿村很多人都打算好了,第三年的时候就去靠山田种甘薯,收成这么高,不种可惜了。
穷些的人家直感叹,以后冬天可能就不用挨饿了。
后院。
母鸡咕咕叫,长夏在鸡窝里找鸡蛋。
鸡圈门没关,白狗跑进来,故意露出牙齿,喉咙里发出呜呜声吓唬母鸡。
长夏怕它把母鸡吓得不下蛋,过去就打了狗一巴掌。
白狗瞬间收起牙,讨好地摇摇尾巴。
摸了几个鸡蛋,长夏提着篮子回到前院,将鸡蛋小心放进黑罐里,盖上罐盖,又把柜门牢牢锁上。
一出灶房,就见裴曜拉着板车进门了。
车后跟着窦金花。
祖孙两个把屋后种的大南瓜和大冬瓜摘了,藤蔓直接拔了。
长夏走到板车旁边,抱起大南瓜往下卸。
他知道南瓜大的有六个,小一点的三个,冬瓜一共有七个,个头算中等。
这些种在外面,是怕被别人摘走,就匆匆收了。
家里菜地种的更多,前儿收了一批,后头还能再收一两茬。
卸完瓜后,裴曜将板车竖起,靠在墙上,说:“时辰还早,一会儿去山上,多找些野白瓜,怎么样?”
长夏点点头:“好。”
野白瓜喂猪很不错,而且耐放一点。
人其实也能吃,可他们有更好吃的冬瓜南瓜,没必要吃那个。
裴曜他回来时带了刀具和颜料,还有做好的小机括,在家抽出空子也能做几个木雕,因此一点儿都不着急。
等碾了谷,将脱好的谷粒灌进粮瓮中后,他才去了府城。
·
秋是收获时,也是囤积过冬口粮的时候。
除了粮食以外,柴和干草必不可缺。
长夏跟着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