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需要能实施,旧案翻案,也需要着力调查的证据,赵晟虽然力挺王献,也早知当年王家被冤的真相,但如今当了皇帝,做什么那也一个人说了算的,底下还有三省。
新朝廷如今少见旧人,约分三派,宇文平敬为势的王邵一派,郑慎父子为首的郑党一派,还有英王未承恩前,在封地招揽的各地寒门士族,高门大户,这些政客皆为心有抱负,口有清政之人,这一派自然属皇党了。
三党鼎力,互相制衡。
郑党御史大夫出来发话。
“陛下,变法一事牵连甚广,就单说这纳税,分河、桥、道、港、洲。前朝以洲纳税,设立中央派遣的中监使,调度上是转运使,但监管混乱,笔录失准,参知大人既然想要在税中查漏补缺,没个一年半载的,连基本都不得知。”
赵晟听了,放下在看的劄子。
“这个问题,我其实已考虑过了,也问过王参知跟宰相。但须知,财政为国家支撑之本,秘书省呈报的数目,除却前朝携的款,恢复民生的开支用度。如今国库里一半不到,可知私相授受,中饱私囊之泛滥。这件事,太上皇来不及做,我便替他接着。”
御史大夫眼转了一转,赵晟说,“我不想赘述,叫宰相参知跟你们解释吧。”
无论哪朝,年轻的皇帝刚登基,都是想要锐意改革,成就一番事业,赵晟也想还赵家一个清明正大之誉,否则大可继续当闲散亲王,两耳不闻窗外事。
御史大夫瞧他这态度,就是很支持王献变法。
除了皇党,斯文的赵晟似乎跟状元出身,满腹经纶的王献更亲近。
梅雪尘年高,喜静听,少参与口舌之争,于是王献起来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