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芳,你不会明白的,我有小雪,有朗朗,我还一事无成,你不懂的。”
“表哥,我确实不懂你!”庭芳绝望地看着他,所有过去的欢笑都如梦幻泡影,过去有几多欢乐,今天就有几多愁苦,“我就要走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或许,再也不见反倒更好一些!表哥,你自己保重。还有,好好照顾表嫂和朗朗。”
庭芳头也不回离开岑家,她不知道是自己变了,还是岑经变了,或许这个世界都变了吧?小时候朝夕相对形影不离的表哥,她似乎完全不认识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知怎的,她想起了孟德那悲天悯人的诗句,她忽然很想喝酒,虽然她一向就不能喝,三杯就会沉醉。也许喝醉了就好了,昏昏睡去,什么事都可以不管,哪怕地老天荒。
光晟刚去京城不久,节度留后彭令芳就已走马上任,光晟再也没有在振武逗留的必要了,他将振武节度府事务给彭令芳作了一番交接,就开始准备自己的搬家事宜。
第二十四章 遂觉天地窄 [本章字数:3935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3 12:31:20.0]
振武军、泾原军换帅,中央也在这一年换了宰相。宰相杨炎在这一年犯下许多错误,终于引起皇帝的不满。
杨炎好大喜功,遭到泾原节度使段秀实的反对,杨炎一不高兴就剥了段秀实的军权,结果因此逼反了泾原军,边关差点大乱。于此同时他还大修水利,不顾严郢等大臣的抗议,征调天下民夫修筑凌阳渠,最终还是兴师动众而徒劳无功。泾原军叛乱才平息,杨炎就征召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入朝见驾,他想废掉山南东道这个藩镇,梁崇义害怕入朝被杀,也被逼反,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趁机为国讨贼,吞并了梁崇义的许多地盘,逼死梁崇义后李希烈这个讨贼大将军摇身一变成了强盗大抢荆襄,害得朝廷白白出了许多钱粮,结果是前门防狼后门进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乘机上表指斥朝廷并为死者鸣冤。
杨炎也担心这些节度使们危言耸听害他倒台,于是派谴许多心腹作为宣慰使前往各道安抚这些惴惴不安的节度使们。结果适得其反,有人密报皇帝:宰相派出那么多位宣慰使,名为宣慰,其实是唯恐各地方武将们怪罪于宰相,所以他们故意把朝政上的过失归罪于皇帝!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罪名啊。杨炎接连犯错,皇帝本来就很不高兴,再听到这样的言论,他对这个宰相就更不满了。中书侍郎崔祐甫病逝后,皇帝就把杨炎明升暗降改任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提拔另一位大臣,也就是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卢杞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皇帝不愿再专用杨炎,特意把卢杞提拔起来,让他去分杨炎的权。
卢杞鬼貌蓝颜,是一个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的丑八怪,但是他的家世相当的好,他爷爷是玄宗皇帝开元初期的宰相卢怀慎,他父亲是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害死的大忠臣卢奕。因为出身好,再加上能言善辩,此公虽然相貌奇差,仕途居然也算得一帆风顺。
卢杞在虢州刺史任上时,虢州有三千头官家养的供皇帝打猎娱乐的野猪经常祸害百姓庄稼,卢杞上奏皇帝,皇帝就回复说:“那就把它们都迁徙到沙苑去吧。”
沙苑在同州,也是皇家娱乐园林。卢杞就再次上奏说:“这么多野猪迁到沙苑去,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祸害同州百姓罢了,臣以为把它们都杀了吃肉更方便。”
皇帝正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看了卢杞的奏章就高兴地说:“卢杞身为虢州刺史却能心忧同州百姓,这是宰相才有的器量啊。”皇帝从此就有了重用卢杞的心思,一道圣旨就把他从虢州刺史调到京城的御史台来担任御史中丞的要职。
卢杞做了御史中丞后,听说功盖天下的大臣郭子仪病重,他赶紧去郭府探病,此时郭子仪的病已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