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5)

儿子仆固玚率领田神功、郝庭玉等大将兵临城下,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和泽潞节度使李抱玉也同时杀到,平卢节度使候希逸跟着赶到,四路唐军在莫州城下汇合,把莫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史朝义多次出战,屡战屡败,困守孤城日久,渐渐箭尽粮绝,田承嗣就劝史朝义亲自领兵杀出重围前往幽州向老巢里的贼将李怀仙求救。史朝义觉得田承嗣说得有理,就把母亲、妻子、儿女都托付给田承嗣,自己趁夜率领一千骁骑杀出城去。

史朝义托付家小的时候,田承嗣跪在地上,眼泪纵横,拚命磕头,大表忠心,史朝义才一出城,田承嗣就发起突袭,暗杀了另一个贼将薛忠义,并将史朝义的母亲、妻子、儿女都绑到城墙上,竖起投降的白旗,仆固玚还不相信,田承嗣大声呐喊,“史朝义的家眷都在我手里了,我是真的投降,刚刚趁黑杀出去的就是史朝义,他要去幽州搬救兵,你们赶快去追呀。”史朝义的家人大哭大骂田承嗣,唐军高举火把察看,田承嗣怕唐军不相信他而死死围困莫州,于是一刀剁下史朝义母亲的脑袋,丢下城去。

仆固玚叫人捡起来,仔细看了一下,立即率领唐军往幽州追去。

史朝义到幽州,幽州贼将李怀仙也像张献诚一样紧闭城门不放史朝义入城,史朝义哀求道:“自古君臣有义,况且我父亲待你恩重如山,你对我怎么能这样无情无义?”

李怀仙居高临下,远处烟尘滚滚,那是大唐的追兵已到。李怀仙双手按着城垛对史朝义说:“天不助燕,唐室复兴,你父亲本来已经投降了大唐,又立即背叛,如此反反复覆,无忠无信无义;你身为儿子,杀父夺位,还跟我谈什么忠义,难道你就不觉得惭愧吗?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大燕气数已尽,我现在降唐,天经地义。唐军追过来了,一定是田承嗣已经背叛了你,你还是赶紧逃吧。”(注:李怀仙说‘天不助燕’是因为安禄山、史思明相继称帝,建立了一个伪政府,国号大燕)。

史朝义听了又惊又惧,哀求道:“我从昨夜奔波到早晨,还没有吃饭,看在过去君臣的份上,你就给我一餐饭吃吧。”

李怀仙比田承嗣有良心,他命人送了干粮、饮水,用绳子吊到城下,史朝义和他的亲卫取了饮食,狼吞虎咽,军士们吃饱了饭,一位领头的下马对着史朝义磕了三个头,接着翻身上马,绝尘而去,其余军士也有样学样,下马磕头告辞,不一会儿就散得只剩下一百来人。

史朝义穷途末路,哭着拜别军士,然后走进一个树林中上吊自尽。李怀仙派人砍下史朝义的首级,作为他投降大唐的进见之礼。

苦战八年多,唐军终于大获全胜,仆固怀恩敲着得胜鼓班师。河南、河北几位贼将张献诚、安忠志、薛嵩、田承嗣、李怀仙都已投降,安忠志、薛嵩甚至把军队都交给了辛云京、李抱玉。但是作为统帅的仆固怀恩却觉得:猫之所以被人们重视,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捉也捉不完的老鼠!他身为武将,有仗打才显得他的重要与尊贵,一旦天下太平了,到处都没有贼,他这个大将军也就没用了。自古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如果不想做大唐的韩信,就得养几只老鼠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抱着这样的心思,仆固怀恩竟然下令让田承嗣、薛嵩、安忠志、李怀仙四位降将复位,依旧统率他们的军队镇守河北。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仆固怀恩才上表朝廷,请求皇帝分封这几位降将,以安抚河北降卒之心。

朝廷以前为了瓦解史朝义的军队,也下过大赦的圣旨:只追究贼首,东京及河南、河北所有伪政府官员,只要弃暗投明,之前犯下的罪行全部一笔勾销。这也是那些贼将一看到形势不利就投降的原因。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所有的人都累了,朝廷看到仆固怀恩要分封那几位降将的奏章,也不加追究,只求息事宁人,就顺坡下驴,把河北划成四个军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