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5)

这时的李适还没有被封太子,离“未来的皇帝”这个宝座更是八字还没一撇,因为形势严竣,药子昂心中焦急、声色俱厉,已经有点口不择言了。登里可汗渐渐也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看起来今天是绝不能逼迫李适磕头了,但是就这样服了软,岂不大失面子?登里可汗摆着脸说:“雍王殿下年少无知,不通世务也就罢了,你们这帮做臣子的也不晓事理,着实可恶。”

回纥几个酋长马上跟着附和,“可汗,这些人如此无礼,该怎么惩罚?”

登里可汗命令把李适的随从官员药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等人都拉下去各打一百大棒。可怜这几位都是文官,体质当然不能跟思结进明那样的武人相比,而承受的刑罚居然比思结进明的更严重,药子昂等人都是中书﹑门下两省的要员,如果没有发生这件影响他们形象的事情,借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宰相,居然都被回纥蛮子这样侮辱。几位大臣都被打成重伤,奄奄一息,登里可汗叫人把他们抬回唐营,魏琚﹑韦少华回营后,当夜就离开了人世。

李适回归唐营,唐营众将见自己的元帅和行军司马遭受这样的侮辱,个个义愤填膺,许多人抄起家伙就要出去跟回纥人拚命,李适大声喝止,说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史朝义的贼军就在我们对面,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一算账,回纥人就会倒向史朝义,这支盟军就变成了近在咫尺的敌军。你们想想吧,在我们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还能有几分胜算?今天这样的恶气,我都能忍,难道你们还不能忍吗?”李适一席话说得众人垂头丧气,纷纷抛下兵刃。是呀,皇帝的儿子都能忍,他们能不忍吗?

第十七章 骑虎已难下 [本章字数:2386 最新更新时间:2013-10-21 13:00:11.0]

史朝义集结了六万人的军队,与大唐和回纥联军交战。仆固怀恩在贼军西边平原上布阵,同时派谴唐军骁骑从南边山上居高临下出击、回纥精锐从敌军背后东北方向出击,三路军马同时发起进攻,史朝义大败,立即又从幽州调集援军,与之前的败军联合起来共有十万人马,贼军在昭觉寺布阵,仆固怀恩乘胜出击,贼军死伤虽然惨重,队伍始终不乱,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马璘见状,单人独马杀入贼军万马军中,左冲右突,无人能挡,贼军阵形终于乱了起来,唐军大军乘势冲击,贼军死伤惨重,一败再败,临阵脱逃者不计其数,史朝义见大势已去,不得已向东逃跑,依然死心踏地跟着他不离不弃的仅仅只有一百多名轻骑兵。

史朝义逃到汴州,奉他的命令驻扎在汴州的贼将张献诚紧闭城门,不让他进城。形势危急,史朝义吃了闭门羹,气得大骂张献诚忘恩负义。张献诚也不多话,只命令军士放箭。史朝义万般无奈,只有转而向濮州逃跑,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玚率领唐军随后追到汴州,张献诚开门投降。

辛云京率领河东军士从井陉口出兵河北,准备端掉史朝义的老巢,扼守土门的贼将安忠志立即率军迎击,安忠志的下属王武俊劝他投降说:“辛云京是大唐骁将,河东军从井陉口而来,我们虽然占着地利,但是不得人心,史朝义大势已去,唐军风头正劲,将军以少击多,以曲斗直,若是进攻,我军必败,若是固守,我军人心离散,军士们一定会临阵脱逃,将军此时不趁机投降,将来后悔也来不及。”安忠志觉得王武俊说得有理,立即派人向京云京投降。

河北另一位贼将薛嵩为史朝义镇守相州,大唐泽潞节度使李抱玉领兵杀到,薛嵩省时度势,也不敢交战,开城出降。顺便提一下,这位薛嵩是唐朝高宗皇帝时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名将薛仁贵的孙子,薛家累世为将,可惜祖父是保家卫国的功臣,孙子却做了为祸人间的反贼。

史朝义逃到莫州,与贼将薛忠义和田承嗣合军,又纠结了三万人闭城固守。仆固怀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