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是当时的商业大城市,其富裕程度,可以用今天的上海来比,唐人向往的神仙生活就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田神功究竟在扬州抢了多少胡商资产,估计没人算得出来。后来的史学家司马光说:安史之乱,乱兵不及江淮,到这个时候,江淮也一样遭受荼毒。其实,田神功一介武夫,没读过什么书的人,性情相当直爽,他从平卢出来击贼,结果平卢军在江淮的行为与强盗无异。历史却没有因为这桩暴行而彻底抹煞田神功,《旧唐书》甚至赞扬他“忠勇”。田神功这个人,如果不是被邓景山诱惑,未必会做出这样凶残的事来。邓景山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竟然是因平定江淮叛乱而被皇帝认为能干,希望他重振河东纲纪!邓景山究竟会有多能干呢?
第十三章 骑虎已难下 [本章字数:2849 最新更新时间:2013-10-21 14:13:24.0]
邓景山到河东,宣读皇帝圣旨,罢掉管崇嗣的节度使职务,命人将他羁押起来等候审讯,节度使一换,河东众将个个心中惶恐不安,不知会有什么噩运降临到自己头上。
张光晟刚到家,左兵马使思结进明就后脚跟到。张光晟跟他虽然是搭挡,平时却很少来往,只知道他跟辛云京关系密切。思结进明有事不在使院讲,却追到他家里来,只怕是有什么不能公开议论的事要跟自己商量。光晟把他请进客厅,叫人给他泡茶,挺客气地问:“思结大人有什么事要指教光晟吗?”
思结进明看着送茶过来的仆人不做声,光晟接过茶,双手递给思结进明,挥手吩咐仆人退下。思结进明神情凝重,咬了咬牙,说:“连管崇嗣都成了罪犯,明天说不定就轮到我们坐牢了。光晟,你是右兵马使,大伙儿都听你的,只要你出头,咱们就把邓景山逐出河东,我们都愿意拥戴你为节度使,就等你一句话了。”在古代,“右”比“左”高贵,虽然张光晟和思结进明都是兵马使,但张光晟居右,思结进明居左,所以张光晟比思结进明更有威望。
张光晟早已猜到思结进明要跟他商量的事情必然与新来的节度使有关,却没想到居然是要他带头驱逐节度使。光晟皱眉道:“光晟资历尚浅,节度使重任,我不敢担当。况且邓景山就算再没能力,毕竟也是朝廷派来的节度使,你们不服他,可以上奏朝廷,怎么能私自驱逐他呢?完全无视朝廷。这种事,光晟实在不敢苟同。”
“光晟,你们汉人有个词叫做当仁不让!你不做节度使,河东还有谁能做节度使呢?我不是一个人来跟你商量这事的,我是代表河东众将而来。河东重地,太行山以北,就是史朝义的贼军,西边又有吐番、回纥的威胁,邓景山这种东西,哪里能担当这样的重任?如果河东有事,京师都不得安宁。你当断不断,等到起了火就后悔莫及了。”思结进明恳切地劝说。
张光晟摇头,黯然道:“节度使临终前托梦叮咛我行事要谨慎小心、仔细掂量,千万不能行差踏错!驱逐邓景山、自己立自己做节度使,这行为跟叛乱没有多少区别!我绝不能做!”
思结进明气道:“这都什么年代了。安东都护王玄志毒死平卢节度使刘客奴,朝廷就加封王玄志为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死后,平卢大将候希逸杀掉王玄志的儿子,朝廷就加封候希逸为平卢节度使。前面有这么多成功的例子,你还犹豫什么呢?皇上被小人蒙骗,我们赶走滥竽充数的家伙,拥立真正的能者,这其实是忠君报国!”
张光晟一字一顿,大义凛然道:“就算我侥幸成功了,军纪也因此败坏,我今天赶走邓景山,焉知明天就没有人来赶我?况且,平卢节度使虽然几经更迭,都不是朝廷真正任命的,混乱之际,朝廷只得承认既成事实,你绝不能保证天下安宁后朝廷不去秋后算账。而且平卢也只有阴谋,绝没有公开驱逐过哪一位节度使!思结将军,你不必再说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