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5)

王夫人泣不成声道:“张将军,你要给我们母子做主哇。”

张光晟跪下磕头,一字一顿道:“嫂夫人,大哥待我恩重如山,光晟没齿难忘,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今后王家的事,就是我张光晟的事。王、张两家祸福与共,荣辱相连。”

张光晟强打精神,吩咐家丁先去告知河东节度府众人,又叫人备好浴桶和热水,他屏退众人,自己动手给王思礼洗澡换衣,王思礼身上伤疤累累,张光晟回思往日点点滴滴,眼泪都掉在浴桶里。

府中开始张挂孝幔,张光晟给王思礼穿戴停当,在节度使院做事的官员们都已赶到,哭声四起,几位将军抬出王思礼病重时订做的棺材,把王思礼送了进去,王夫人伏在棺木上,抓着不放手,拚命啼哭,仿佛那样就可以把王思礼叫醒过来。众将跪下,连连磕头。张夫人和另外几位将军夫人上前,不断劝解,终于把她拉开,众人将棺盖合上。

朝廷得知王思礼的死讯,宣布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并且追封王思礼为太尉,赠谥号曰:武烈。并命鸿胪卿康谦前往河东监护丧事(唐朝的“辍朝”即停止朝议,其实跟今天的降半旗礼仪差不多)。

王思礼的死讯传到长安时,他的那道要运送河东粮食支援国家的表章也刚送到长安不久,结果河东的粮食还没开始运送,王思礼就去世了,皇帝遗憾得要命。也不知道他是心疼失了忠心耿耿的一员大将呢,还是心疼那没运送出来的粮食。这是上元二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的第六年,因为征战连年,大乱之后紧跟着大饥,军队严重缺粮,朔方和安西、北庭行营两支军队甚至因为军粮不继、士卒饥饿而引起骚乱,两支军队的统帅李若幽、荔非元礼都被士卒杀害,不少大将跟着死于军队暴乱,军纪荡然无存的军队四处抢劫百姓,可怜中原老百姓已经穷得没米下锅了,还要被军队敲榨压迫。

在这样艰难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朝廷不得不再次起用已经被晾晒了好几年的老将郭子仪,利用他的威望去镇住这些桀骜不驯的骄兵悍将。

皇帝任命管崇嗣继任河东节度使,管崇嗣性子宽和庸懦,真正好好先生一个,以前给王思礼当副手还没什么问题,现在王思礼一去,在这样严酷的时刻,突然之间要他独挡一面,他什么也不敢管,一切都委托给了下属,全靠属下自觉。在这样的乱世,你要那么多官员尤其是粗野的武官们自觉,真是一个笑话。而且在中国大半个天下都陷入饥馑之际,河东这些人却睡在粮仓边,不趁机监守自盗,大捞特捞一笔,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不到几个月,河东爆满的粮仓几乎被搬空,只剩下没人愿意再搬的陈年烂米一万多石,再也不可能有粮食去支援国家了。

皇帝派去帮河东节度府押运粮食的使者把河东的状况上奏皇帝,皇帝后悔莫及,立即下旨撤了管崇嗣的职,另派一位他认为能干的名叫邓景山的官员出任河东节度使。

可笑的是,这位能干的邓景山,当初皇帝派他去平定江南刘展的叛乱,邓景山被刘展打得大败,丢了好多个州郡,正焦头烂额之际,恰巧平卢节度使候希逸派出来讨伐史思明贼军的一位骁将田神功到了郑州,邓景山听说田神功大破郑州贼军四千多人,活捉贼将四个,真正骁勇无比,就跑去郑州请田神功帮他平定刘展叛乱。邓景山生怕田神功不帮忙,拚命引诱田神功说江南、江北富饶无比,外国商贾无数,只要打赢了就可以发大财。田神功听了高兴得不得了,立即率领五千平卢军南下,平卢军果然厉害,田神功不多久就活捉了兵力超过他两倍的刘展,他派人用囚车把刘展押到长安去正法。当然,田神功也没忘记邓景山“江淮子女玉帛随便你拿”的诺言,打了胜仗后,平卢军在扬州大劫三天,富商大贾的屋子被他们挨门排户掘地三尺搜了个遍,波斯、大食、昭武九姓等各国商人被杀者竟有好几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