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4)

许多官位安置功臣,造成无数冗官,自古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官员虽多,办事效率反倒低得要命,张延赏在任荆南、剑南节度使期间就一直施行精简官员的政策,而且颇有成效。调到中央出任宰相后,张延赏继续推行他的精简官员政策,结果得罪了无数官员,许多被触犯利益的家伙拚命毁谤张延赏。平凉川劫盟事件发生后,张延赏几乎成为众矢之的。

眼见众人挟私报复,作茧自缚的张相公有苦说不出,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大错,张延赏拖着病体大刀阔斧加紧精简官员,至此几乎有二分之一的官员被他裁减,人员裁减后,行政效率反倒提高不少,朝廷也因此节省了一大笔薪俸钱,张延赏将这笔钱充作军费,他重拾已故宰相韩滉的主张,开始积极对抗吐番筹备收复河、陇二十余州。当初韩滉曾奏请皇帝让宣武节度使刘洽为西北大将。当此用人之际,皇帝又想起刘洽来,他派谴使者前去慰问刘洽,想请他担当重任,刘洽早已被张延赏结盟吐番的主张弄得心灰意冷,皇帝使者到来,刘洽竟然躺在床上接见这位使者。张延赏知道刘洽已不可用,他就想重用谋略过人的泽潞节度使李抱真,正好李抱真也入朝奏事,张延赏找他商讨边防军事,李抱真恨张延赏挟着个人的私怨罢免李晟的兵权,他也像刘洽一样拒绝出任西北大将。因为有能力的武臣都不愿意合作,张延赏政令难行,他又急又愁,病就更重了,没多久就遗憾辞世。在他去世之后,继任宰相李泌挡不住精简官员的压力,于是被裁减的官员又纷纷复职,张延赏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流水。

李晟被罢掉军职后,再也不曾被重用过,就此郁郁终生。

李晟和张延赏将相不和,李晟因为得罪张延赏而被罢掉军权,张延赏则因为报复李晟而得不到真正有能力的武臣的配合,两个人都没能实现心中抱负含恨而终。可以说两个叱咤风云的男人的失意都是因为一个美女。这大概又给了道学家们大谈“红颜祸水”的理由了。

第十一章 回鹘和亲 [本章字数:3776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8 12:45:19.0]

贞元三年八月,吐番平凉川劫盟之后,回纥的合骨咄禄毗伽可汗派谴使者备上厚礼来长安朝见大唐皇帝,合骨咄禄毗伽可汗请求和亲并改国名“回纥”为“回鹘”。“回纥”是大唐根据这个民族语言的发音音译出来的名字,可汗读了不少汉家书籍,于是他请求根据同音汉字把国名改成“回鹘”,意思是像一种名叫鹘的猛禽捕猎的那一瞬间回旋落地一样迅疾一样敏捷一样凶悍。汉族成语中有一个词叫“兔起鹘落”,形容的就是可汗崇拜的这种猛禽在捕猎的一刹那之间的情景。

回纥使者代可汗请求和亲,皇帝还记着当年登里可汗威逼要他下跪行礼的仇,他一见到回纥使者就来气,当然不可能答应嫁公主给回纥可汗。此后,合骨咄禄毗伽可汗屡次派人请求皇帝下嫁公主给他,皇帝就是不愿松口。

宰相李泌询问皇帝为什么不同意回纥可汗请婚,皇帝沉默了一下,没好气道:“和亲之事,朕是办不到的。等朕死了,再让他来找朕的儿子或者孙子和亲吧。”

李泌问道:“皇上还在因为当年陕州之辱而生气吗?”

一提到往事,皇帝就激动起来,说:“没错,当时天下多事,朕只好忍着不去找他报仇。现在他居然来请朕嫁女儿给他,真是白日做梦。”

李泌叹气道:“皇上,当年在陕州对陛下无礼的回纥可汗是移地健,可现在的回纥可汗是顿莫贺啊。”

皇帝咬牙道:“虽然当时企图逼朕下跪的是移地健,但是顿莫贺就在旁边看热闹,甚至还跟着推波助澜。哼,他当时是回纥的宰相,又是移地健的堂兄,移地健固然可恶,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古刑不上大夫,朕身边的随从都是中书、门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