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2)

“忘不掉也无妨。”温昀愿意包容她,“只要有我一席之地,足矣。阿妤,留在丹阳,可否?”

不好水上有人。

他们飞扑向栏杆往下看,水面漂来一具女尸,身体浮肿,长发覆面,看不清容颜。

有人尖叫一声,整条船遽然躁动起来。不一会儿,灯火通明,众人出舱围观。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领头人下令绕行。

“不可。”温昀松开郑妤的手,毫不犹豫跳下水,朝女尸游去。

人和船相去甚远,温昀未必能负尸游回来。郑妤跑去跟领头人交涉,拿出一锭金求他救人。

领头人接过金锭咬一口辨明真伪后,飞速揣进兜里,腆着笑脸:“你这小娘子怪识大体,相好的不要命救别的女人,你竟然不吃味。”

船往前行驶,水手放下绳子,将二人从江里拉上来。万幸,这名女子还活着。

郑妤数落的话刚到嘴边,见温昀唇面色苍白,不忍说出口。她催促他去更衣,喊来解霜一起扶落水女子回房。

长夜漫漫,她辗转无眠,从枕下摸出黑绳。这是她搀扶那名女子时,从女子手腕扯下的。

芄兰,又称萝藦,性平,味甘,补精益气,解毒。

该不该交给李致?郑妤拿不定主意。

“睡不着?”趴桌休憩那人,他亦未眠,两人视线在黑暗中相交。他起身走过来,郑妤忙将黑绳藏入袖中。

温昀掖掖被子,挨着床沿坐下,问她因何事心烦。她斟酌片刻,问:“救上来的女子,你可认识?”

“是我表妹。”

第22章 丹阳

船一路南下,历经五日停在桃花渡口。不同于宣京渡口的凄凉萧瑟,此渡口商船遍布,热闹非凡。

炎阳炙烤,袒胸露腹的脚夫奔忙卸货,硕大的汗珠淌过背部千沟万壑,汇进绑在腰间的布条汗巾。

解霜只不经意看了一眼,便羞赧低头,还挡住郑妤的眼睛不准她看。

“温寒花都没说什么,你倒管上我了。”郑妤拿开解霜的手,“大概此地民风如此,你这般忸怩反倒惹人注意。”

郑妤原以为此地男子,应是像温昀那般大袖翩翩的文人模样。不过细想之后,未觉有不妥之处。

众生百态,并非人人都有读书的机会,多数普通人,都靠出卖力气,换碎银几两养家糊口。

进城之后,又是另一番光景。

烟柳画桥,粉墙黛瓦,楼台参差,长街纵横。

市列珠玑,坊响箫鼓,伶唱金曲,子赋艳诗。

浮华喧嚣抛身后,清澈流水绕人家。马车挤不进窄巷,温昀搀扶郑妤下车步行。

绿藤爬满墙头,乱石铺地难行。

“这条巷子只剩我们一户人家,道路年久失修,你小心些。”温昀一手搀着她胳膊,一手虚扶在她腰间,十分紧张她。郑妤一步一停,举步维艰。

落在后方的表妹,唤作曹娴,是温母兄长之女。温昀舅母去得早,舅父续弦后,曹娴与家人不和,三年前跟庐江一位富商走了,此后音信全无。

船上人多眼杂,郑妤没敢问她经历。一来怕刺激曹娴,二来恐打草惊蛇。曹娴醒后并未找黑绳,甚至她故意戴在手上让曹娴看到,曹娴都没问起。

由此可见,黑绳不是曹娴的物件。

“昀儿,你可回来了!”巷子深处,老妇拄着拐杖,大声哭喊。

温昀撇下郑妤去扶温母,母子俩抱在一块,潸然泪下。曹娴跟过去,扑通跪下认亲戚。

待他们一家人挨个认过,温母终于注意到郑妤:“这位是?”

鉴于她尚未明确答复,温昀折中介绍:“孩儿在宣京结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