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稔背着她的包袱,不合时宜出现,用配剑敲了敲店门口石墩:“郑姑娘,殿下命我送您回府。”
郑妤走向岁稔,从包袱里拿出药瓶子交给温昀:“小女坠楼时,情非得已抓伤公子手臂,请温公子收下这瓶伤药。”
当时她把温昀当成救命稻草,指甲扎进皮肉,抓出的伤口只深不浅,若不妥善处理,恐留下疤痕。
温昀红着脸接过,二人互相拜别。
夕阳为亭台楼阁的轮廓镀上一层金,郑妤行尸走肉在前,岁稔像影子一样尾随,难得这人如此安静。
倦鸟归林燕还巢,人间烟火炊烟袅,她漫无目的走街串巷,兜了好几个圈子都没有往太师府走的意思。
太师府不是她的家,她不想回去。皇宫也不是她的家,她只是寄人篱下。偌大宣京,没有一处属于她。
“岁稔,你放我走行不行?”郑妤停在一堵墙旁,背对岁稔说。
“那不可能。”岁稔双手抱剑,倾身靠墙,“我放您走,如何跟殿下交差?再说,您能走去哪?”
“您既无武艺傍身保护自身,又无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即便您如愿逃出宣京,也是死路一条。”岁稔就事论事,“郑姑娘,跟殿下合作才是最佳选择。”
郑妤不吭声,岁稔趁热打铁:“您不懂江湖险恶,像您这样长得花容月貌的女子,若无人庇护独自飘零,我都能预料到结局。一,被贩子卖进青楼;二,被豪绅占为姬妾;三,被匪徒凌辱……”
“别说了!”
墙身咚咚响,郑妤握紧拳头,一下接一下捶打。
“太师逼死贞淑夫人,往难听了说,他是您的杀母仇人,您难道不想为夫人报仇雪恨吗?”
“我让你别说了!”郑妤不想再听岁稔挑唆,扭头便走,岂料他不依不饶,在她身边上跳下蹿,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郑姑娘,殿下对您终究与对别人不一样。反正我从没见过他宁可自己……”岁稔捂嘴噤声,险些走漏风声。
类似的话,郑妤听过太多了。太皇太后说她乖巧聪颖,除李殊延无人堪配;卢太后说她和李殊延感情非寻常人能比……他们每个人都在给她灌输“她是他的例外”这种想法,导致她在这场独角戏里越陷越深。
李殊延对她,与对其他女子,并无任何差别。换言之,于他而言,世上的人只分可利用及不可利用两种,而她恰好是前者。
待她失去利用价值,他们之间又会像前几年一样,终年见不上三次面,说不上几句话。
“郑姑娘,听我一句劝。”岁稔苦口婆心,“别做无谓的反抗,才能少吃苦头。”
当荆条一下接一下打在背上,郑妤终于明白岁稔此话之意。她留在太师府一日,陈氏便一日不会消停。
人都是捧高踩低的,李致想折磨谁根本无需开口,更无需亲自动手。他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有千万人为他铲除异己,赴汤蹈火。
“之前倒是我小看你了。”陈氏端坐上位,倚案品茗,“退燕王殿下的婚,逃靖王殿下的约,大小姐浑身是胆,本事过人,就是不知道家里人有几条命给你折腾。”
陈氏以帕掩鼻:“打完关进祠堂抄经,没有我的指示,不准她离开祠堂半步。”
烛光一颤一颤,后半夜风越来越大。浅色帘帐被风卷起,祠堂宛若灵堂。
台上成列的灵位,受不住冷风漫卷,轻微移位。灵位和香案挤压撞击,发出哐哐当当的声响。
俄顷,夜雨嘀嘀嗒嗒打在瓦上,俯仰之间,细密雨丝如利刃,削下一树梨花。
后背隐隐作痛,半干血迹糊在衣上。风一吹,血腥味萦绕周身,驱散困意。
郑妤右手一抖,笔点上纸面,留下一滩墨迹。她正懊悔失误导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