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数年前破庙生产时,两家抱错了女儿,白香如应当是他们的女儿。

白大郎和林氏对白香如宠爱至极,怎会相信那夫妇的说辞。

可那妇人把身后的小女郎推到前面,一瞧眉眼,和林氏有几分相似。妇人见二人舍不得白香如,只好说出实情,她生产时,见林氏穿着锦衣华服,像是家境殷实,而自家贫苦不堪,若生下的是个儿子还罢了,生的偏偏是女儿,留在家中是吃苦受罪的命。妇人不忍,便调换了襁褓。

她道:“我记得孩子左手有一胎记。”

白香如忙将手臂藏在身后。

林氏心中一惊,强做镇定道:“我如何能相信你的话?万一是你趁我生女后,偷偷看了香儿身上胎记,才故意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妇人撸起袖子,扬起朱红胎记:“这胎记不仅孩子有,我也有一枚一样的。胎记总不可能作假罢。”

林氏将她手上的胎记看了又看,心缓缓沉下。

即使夫妻二人再不想承认,可妇人所说大概是真的。他们宠爱的女儿是别人家的孩子。

林氏眼中含泪,拉着白大郎的衣袖道:“不能把香儿给他们。”

白大郎所想和她一样。

即使白香如不是他们亲生女儿,但数十年的养育和感情不是假的。若此刻让他们舍了白香如,无疑是要从他们身上剜去一块肉去。

白大郎定下心神,同那对夫妇好生商量。他已经看出,妇人此刻说出,大概是无意间泄露了真相,被丈夫发现。丈夫得知亲生女儿被养的如此好,以后能嫁给好人家,攀上富贵,这才眼巴巴地来认。

白大郎软硬兼施。他称白香如已经过了许多年富贵日子,回到贫苦之家定然不适应。而且她爱琴棋书画,同人游玩,哪个不需要使唤银钱,夫妇两个恐怕供应不起。倘若让白香如吃糠咽菜,穿破旧衣衫,日后嫁的人不过贩夫走卒而已。但要是把她留下,白香如嫁了好人家,他们遇到了事也能寻亲家帮忙。

妇人本就不愿意来认亲,这会儿听到白大郎愿意继续养着白香如,还情愿给他们一笔银子,日后白香如嫁人后他们能去认亲家,自然没有不愿意的。妇人便尽力去说服丈夫。

丈夫眼珠子转动,想着白大郎说的有理,但面上装作不情愿模样,直到从他手里多缠出了几两银子,这才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