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数日,每轮到柳姬伺候,她必定按时前来,既不阿谀奉承,又不敷衍了事。
柳郎君新做《春怨词》一曲,颇受欢迎。经倌人传唱,一时间流传甚广,连路旁小童都能吟唱几句。
云枝坐在春风得意楼内,听秀娘抱怨柳郎君偏心,唯独将春怨词给了春娘,让她声名大噪。
云枝开口宽慰:“爹爹不过是以为,春娘声音中带着忧愁之苦,更适合唱此曲。他并无偏心之意,以往不是给你也做了诸多乐曲。”
秀娘不过是心中略不自在,仔细回想,柳郎君对待她们不偏不倚,不过是因为春怨词朗朗上口,才带着唱它的春娘成了最受欢迎的倌人。如此看来,一切属于机缘巧合。
秀娘心情渐好,但仍道:“春娘既得了好,柳郎君这几日再得了好乐曲可不能给她了,要留给我。云枝,我同你是不是交好?”
云枝颔首。
“既如此,你可要在柳郎君旁多用心神,见他得了什么好乐曲,偷偷告诉我,我定然要第一个唱。迟早有一日,我也能成为城中名头最盛的倌人。”
云枝自然应她。
云枝如今所住的地方清幽,抬头便能看到恢宏的王宫。
她时常往王宫望去,只见几个黑影从高台走过,大概是守门的侍卫。偶尔会有一只鹰在王宫门前盘旋。虽看不真切它的模样,可云枝一眼就认出,它是崔怀邵所养的白鹰。因它的翅膀一边是白色,另外一边是彩色,格外显眼。
崔怀邵走过宫道,听见有婢子在唱曲,不禁皱眉。
他素来不喜这些靡靡之音,以为乱人心神,使人不思进取,耽于享乐。
崔怀邵认为真正的乐曲应当铿锵有力,能够振奋精神。
到了王后宫殿,崔怀邵又听到了熟悉的乐曲。这一次不是清唱,而是有乐人弹琴吹笛。
王后依偎在床榻,闭上眼睛,跟着唱道:“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乐曲已停,王后未曾言语。
良久,她睁开眼睛,才看到崔怀邵,便招手道:“太子来了。”
王后问他:“你觉得这乐曲好听吗?”
王后显然是极中意这首乐曲,崔怀邵应当附和几句讨她的欢心。可他张了张唇,无法勉强自己夸赞,只得道:“尚可入耳。”
王后并不在意他的扫兴,只道她犹爱此曲,让人去访是何人所做,却发现作曲的人她竟然见过。
崔怀邵凝眉,不知道王后何时认识了一个会做乐曲的。
王后道:“你也见过他,是柳姬的兄长。”
经她一提醒,崔怀邵没有想起柳郎君的脸,反而想起了云枝那张柔白的脸,想起她曾做过的诸多事情,眉峰越发拢紧。
崔怀邵道:“母后喜欢,就把他召进宫里。”
王后摇头拒绝,觉得太过麻烦。她可是听闻,自从春怨词一出,柳郎君就成了城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无数达官显贵要迎他进府中,供奉他做府乐。可柳郎君不依,仍旧在倌人们中间厮混。王后以为,唯有常常和女子们相处,才能做出如此满含忧愁的乐曲。唱之,便感觉口中仿佛含了一颗橄榄,酸涩微苦。
崔怀邵不懂王后的感伤,只是她说不必去请,便如了她的心意。
王后叫崔怀邵前来,另有一事叮嘱。
她知自己捱不过多久。待她故去,魏王一定不会把王后之位始终空悬,而是会另立一位新王后。
王后觉得,若是让魏王自己选择,恐怕会受了姬妾们的甜言蜜语蛊惑,选出一品行不端的王后。与其如此,不如由她来选。
崔怀邵问道:“母后想推选谁?楚姬?”
他记得,楚姬和王后关系不错,时常陪伴在她身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