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枝把一个小瓷瓶递来,他猛嗅几口,只觉气味清新怡人,才缓过劲儿来。

云枝安静地坐在一旁,吃着春娘端来的点心,看向柳郎君。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一沓纸笺,散给众人。

倌人们纷纷争抢。

内官以为定然是银票之类,才引得她们趋之若鹜。云枝却道不是,是她爹爹在王宫中做的乐曲。

柳郎君喝的酒意上头,醉倒在贵妃榻上,他道:“知我者,唯有众美人而已。”

春娘抢到了一张乐曲,当即吟唱起来。她声音清灵,比起宫中的乐人也不逊色。

春娘唱至一半,忽地唤云枝上前,道:“我弹琴奏乐,由你来唱。”

云枝面带羞意,但点头应了。

她嗓音微弱,但声娇音美,听之让人有飘飘然之感。

一曲罢,春娘把云枝搂在怀中,笑着道:“甚好,甚妙。”

云枝柔声道:“春娘也好。”

春娘脸上笑意更盛。

柳郎君依偎在榻上,随着乐声共同哼唱。

应众倌人要求,云枝把王宫中经历种种尽数说出,听得她们惊叹不止。

得知柳郎君被封了“一等乐人”,以后再不愁没有主顾请他作曲,倌人们露出愁容。

没了柳郎君,那些高高在上的乐人,哪个会肯给她们做曲。

柳郎君连连摇头:“我心中知己,唯有你们而已。纵然为他们作曲,不过图金银。我不能无知己,所以不会从此不为你们作乐。”

倌人们这才放心。

云枝看内官很不自在,便将此事告诉春娘。

春娘见多了此等客人,初时放纵不开,但只要稍做引导,定然会玩闹的极其畅快。

春娘出声,怂恿内官也唱一曲。

他百般推辞,但仍旧无奈开口。

内官所唱不过民谣而已,众人却分外给面子,连声叫好。内官胸中畅快,渐渐得了趣味,便放开了来。

翌日,内官帮着云枝他们搬好了家,才赶回宫中。

魏王看他面色红润,不像是刚做过劳力活回来,倒像是好好快活了一番,便问其缘故。内官不敢隐瞒,便把春风得意楼的倌人为柳郎君接风洗尘一事尽数说出。

魏王感慨:“此事甚奇。只是一想到是发生在柳郎君身上,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祭祀大典需魏王和王后携手登上,共受诸侯叩拜。王后试穿祭服时,忽觉眼前发黑,身子一晃。婢子连忙扶住,欲去禀告魏王。王后拦住不许,称魏王为祭祀大典忙碌,怎么可以为小事叨扰他。再者,她只是太累了,并无大碍。

搬离了城西胡同,新住所宽阔又安静,不会频频闹贼盗。柳郎君以为此处方便做乐曲,甚是满意。云枝尤喜庭院中栽种的树木,它们已经结满繁花,看起来格外美丽。

祭祀大典当日。百姓在街道跪拜,迎接魏王和王后经过。

云枝伏着身子,等到发出骨碌碌声响的马车经过时,她悄悄抬头,看见了魏王和王后,又慌忙垂下头去。

她无缘得见祭祀大典的景象,不过想来是极其盛大的罢。

王后身着盛装,缓步迈上台阶。她忽觉眼前一暗,险些身形不稳。王后脚步微顿,稍做停留,脸上无甚异样地继续向上行走,直至站在魏王身旁,和他一并完成了祭祀大典。

王后面上始终保持着端正的神情,直至大典结束,她才精神一松,跌倒在婢子怀中。

王后病了。

如流水一般的大夫进了她的宫殿,开出了各种方子,但无法根治此病,只能暂缓。

按照规矩,王后有疾,众多姬妾是要前来侍疾的。

众姬妾初时不了解王后的身子状况,以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