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老夫人越觉出俞寻之的好,恨不得立刻把他叫到跟前,好好看上几眼。
俞老夫人叹息,想着她有疏漏。五年已过,却没去接俞寻之回来,连俞老爷子丧事,都没把他召回。
俞观萍没有挑破,俞老夫人和众人一样,把俞寻之忘的干净。不是她出声提醒,俞老夫人不知道何年何月能记起他。
俞观萍道:“寻之孝顺,知道祖母惦记着他,只等着合适的机会接他回来,肯定不会有怨气。”
合适的机会。
俞老夫人愧疚最深,思念最浓时便是最好的时机。
俞老夫人本想派人把俞寻之从清修观接回。但她转念一想,俞寻之是家中的功臣,牺牲了五年时光,只派佣人前去未免太过轻视。
她做了决断:“选个良辰吉日,阖府去清修观,接寻之回来。”
俞观萍为难道:“会不会太大费周章?毕竟寻之只是小辈,却要一众长辈去接他。”
俞老夫人不想便罢,一想就眉头紧皱:“躺在高床软枕时,就想起论资排辈。怎么到了受苦受难时,只会把寻之推出去,就不想着身为长辈,应当冲在前头了?”
见她发了火气,俞观萍不敢再劝,事情便就此定下。
俞老夫人定下日子,吩咐举家需盛装前去清修观。
众人反应不一。俞三太太以为,她身为长辈去迎晚辈回家是为不妥,可她并不出声,只瞧着大房的动静。俞大太太自然不满,绝不肯给一个姨娘生养的俞寻之如此大的面子,但顾虑着俞老夫人的面子,她只是称病不去。
俞三太太正想效仿,便听俞大太太遭了斥责。
第68章第 68 章:庶子表哥(13)
俞老夫人哪里不知俞大太太口中所说是托辞。想必她生病是假,无法容忍自己对庶子卑躬屈膝是真。
但俞老夫人正在兴头上,以为俞寻之是全家上下最孝顺之人,受了诸多委屈。俞大太太不愿前去是驳她的面子,便狠狠斥责了她。
俞老夫人直言:“病了?只要仍有一口气在,用架子抬着也得上山。”
俞大太太脸上青青红红,只得应好。
她落了个没脸,其余人见状纷纷绝了称病不去的想法。
俞三太太仍有不忿,同佟姨妈发着牢骚:“娘真是年纪大了,做的事情令人无法琢磨。”
佟姨妈不接话茬,只道:“娘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听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