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喜爱,真正被天子寄予厚望的是与她同父的三哥,只可惜三哥体弱,五岁不到就夭折了。
真的是她无德的缘故吗?当年的神都城车马如龙,繁华热闹远胜今日。
回宫时天色已晚,一如她所料,李相已经面沉如水的静坐在两仪殿等她。
“听说陛下逃了下午的功课,微臣斗胆,敢问陛下是去哪里玩耍了?”
老师的官话就没有丝毫口音,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一听便知是豪门望族出身。她以前从未注意过这些细节,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格外敏感似的。
像有什么污垢被人为擦去,又像是有人为她推开了一扇窗,心、眼为之一清。
“老师对朕似乎颇多误会。”小皇帝半支着头,耳垂上挂着两只金镶翡翠的竹叶耳环,“朕不是派人传过话了吗?午膳后略有不适,所以休息了一小会儿。”
“哦?已经请御奉们把过脉了么?”
“微恙而已,不必兴师动众。”
“陛下的龙体康盛与否,关乎天下万民、江山社稷,岂能马虎了事?”
“……”对峙片刻,她有点恼羞成怒,不得不坐直身体,“那便请他们来!左右老师的意见、老师的想法,朕总是反驳不得的。”
时年三十二岁的李修言似是被她气着了,脸上久违的浮现出一星不豫之色,却终究没有多说什么。
是夜冯令仪久久未能入眠,躺在床上一会儿怒气冲天,一会儿又暗自得意,一会儿长吁短叹,一会儿伤心自怜。老师当年为什么选她?母皇驾崩时大哥之子已然长成,冯家近支也有不少适龄郎君,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她?
因为她小,且是女子吗?
既然这样,为什么又费尽心思的教导她,呕心沥血的辅佐她?凭李家的实力,趁乱篡位也没有那么困难吧?
烛火一跳一跳,越烧越亮,抱着被子恍惚入梦时小娘子迷迷糊糊的记起,今年并非大比之年,那个外地书生为什么会来神都呢?
番外四 岂第君子,莫不令仪(三)
三月初三上巳节,行过笄礼冯令仪就算是正式成年了。礼部尚书提出要广邀天下适龄郎君,于太极宫举办一场马球赛,‘以兴武德、以弘武威’时陛下忍不住笑出了声。
再蠢也知道,如今的帝国遍地开花,起义军勤王军如雨后春笋,这里剿灭,那里又生。朝廷腾不出手举办武举不假,想靠一场马球赛弘扬国威未免也太自欺欺人了。
“那陛下为什么还要答应?”为了筹备军需,二月起宫中各处就开始削减开支,一场马球赛耗费不小,马匹、鼓乐、果品、酒水,都是钱。常禄儿一个月的月例都不够准备一桌酒菜的。
“没有这次还有下次,谁知道他们又会冒出什么馊主意?”小皇帝揽镜自照,嫌弃唇脂的颜色不好看,扬扬眉毛示意宫人擦去,再换新的:“索性遂了他们的意,省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拿此事烦朕。”
皇夫一事不同别的,多少能争取到一些话语权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看不上就是看不上,难道还能强压着她与人洞房不成?
不过就是些徒有其表的败家子罢了,真的龙章凤质、国士无双,谁家舍得送进宫来?
球赛当日冯令仪意兴阑珊,抱着‘就当休假一日’的想法歪坐在素纱屏风之后,冷不丁听到熟悉的声音,好险没惊的跳起来。
“通州司仓薛玮之子,北周太师薛庆云五世孙薛廷参见陛下。”
步摇垂下的明珠轻轻晃动,小皇帝眼珠一转,从记忆里不甚费力的扒出了这个‘北周太师薛庆云’。赫赫有名的北周八柱国之一,一生平定叛乱无数,永熙三年投靠了宇文泰,收复弘农、攻克河东后于大统十四年被封为柱国大将军。
怎么他家后人已经落魄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