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端详她片刻,终于展颜一笑,转口说起了近日沸沸扬扬的女学之事:“冯家绵延百年,此事办的太仓促了一些,平白教你背了个骂名。”
圣人并未强制要求所有适龄宗女一道入学,巨富如齐王、申王未必稀罕这区区的县主之位,倒是早已失势的成王、江夏王、河间王之流,数代不得上朝,无官无职又无权,才会紧抓着爵位虚名不放。眼看圣旨已下,如今坊间什么浑话都有,有说圣人刻薄寡恩的,也有说太女官报私仇,打压姊妹的。
“陛下金口玉言,虽则态度松动,只怕你还得在弘文馆呆上一段时间。”
冯献灵不免会心一笑,这个她料到了。一国之君一言九鼎,朝令夕改岂不空惹天下非议?再说寿瑜是她亲妹子,亲自教导也是应有之义。“老师只管放心,”她难得乖巧,“我省得。”
彭公满意的颔首,捻着胡须又道:“圣人好名,大约还会再给你个恩赏。”
储位不稳,朝野势必动荡,至尊坐了三十年帝位,不会不懂这个道理。看着学生凝眉沉思,老头儿越发得意,歪坐一旁笑的意味深长:“负责教导宗女的学士人选都定下了?”
“我表妹?”姚琚闻言一愣,下意识的想替表妹回绝,“婉娘今年才一十六岁,哪里担得起督导宗女之重责?”
她不懂他为何如此紧张,轻声安抚道:“卢清、刘言当年被点召进京时也不过十五六岁年纪,罗娘子名满江南,何妨去信一问?”
与两位公主不同,太女殿下的侍读尽是男子,为避嫌疑,其中绝大多数仍是不入流的小官,骤然提拔势必惹人注目。罗婉出身不高,既是他的表妹,又是一代才女,虽说年少了些,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
失宠
谁知姚琚顿了一顿,口中仍道:“舅母共有三子一女,她是唯一的女儿,自幼就被父母惯坏了,性子软、人又内向,只怕难当大任。”
话虽委婉,其中的拒绝之意却不容忽视。冯献灵登时不舒服起来,哪怕仅是个助理学官,于罗氏而言也是一步登天的恩典。天下多少学子寒窗十载、四处求谒,只为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何况她又不是没考虑罗氏本人的意愿,为此还特地请他修书。
殿下没再说话,殿中氛围不由一沉。姚琚无奈执她的手:“懿奴……”
他不知道该怎么向她解释,舅舅舅母待他恩重如山,他不想过早的将罗氏一门也绑在东宫这条大船上。婉娘薄有才名,家世却称不上显赫,年纪又小,恐难服众,若要在一众宗室贵女中立足,不借助东宫的威势是不可能的。
这是无法与人启齿的龌龊私心,经历了中秋节时的那场动荡,他不敢再寄望于至尊对太女的所谓母女之情,天家无父子,更无母女兄弟,如有万一……他已深陷其中,不愿也不能将舅母唯一的女儿牵扯进来。
殿下乖乖倚进他怀里,郎君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冲入耳畔的轻声询问直教他四肢僵冷、血涌成冰:“你怕我被废时带累你的家人?”
半年来第一次,皇太女没与太女妃一道用膳,更衣之后就回了丽正殿独寝,此后一连三日,殿下没有踏入承恩殿一步。宫娥宦官们暗自揣度,都在猜太女妃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才招致这次失宠,第四日傍晚,皇太女的仪仗停在了无圣斋前。
当着奴婢,她不好意思说自己只是走顺了路,忙完明日的教案,随口命人备舆,临近承恩殿时才想起日前的那次龃龉。
时已黄昏,天将暮去,大半个东宫都点起了灯笼,星星点点的烛火掩映在霞光流云里,似一排透风的空洞。殿下没有发话,二十多个太监罚站般空等了两刻,终于等到轿内传出一句:“去无圣斋。”
陈良俤久未承幸,门前扫洒的小太监一副喜出望外的呆滞表情,好不容易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