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3 / 3)

跟太子和皇上说,他要求娶公主。老太爷听到是他主动要 求要尚主,更是气得病倒了。”

听完整个故事之后,裴氏和蒋氏,包括王老夫人都对纪家老太爷颇为怜悯,对纪九公子的作为就颇为不赞 同了,在古代来说,毕竟经济仕途才被认为是正道,更兼纪九公子违背老太爷的意思,气得老人家病倒,这多少都有些不孝的意思了。但王檀听了,却很是为这位纪 九公子点了一个赞,这简直就是古代版勇敢追求理想勇敢追求爱情的典范啊。

王榆在娘家呆了半下午,在娘家跟亲娘亲祖母诉了半天的苦,抱了几句怨,接着便跟着丈夫回纪家在京城的宅子去了。

但不管纪家愿不愿意尚主,旨意已下,却是再无更改的可能,纪家也只能接受并准备尚主的事宜。

不 过公主的婚事有礼部准备,纪家不需要准备聘礼,也不需要准备新房。自古以来尚主就像入赘,哪怕公主婚后为迁就驸马住进夫家,但婚礼一定的在公主府里举行 的,所以新房自然也在公主府。而至于像过八字,合婚书,卜婚事凶吉,定婚期之类的事情,更没有纪家插手的余地。纪家唯一重要的事就是成亲那日,在婚礼上出 个场就好,所以纪家要准备的事宜也真是不多。

因为公主府还未建好,公主下降的日子定在七月,王榆夫妇要在京城一直住到公主和纪九少爷成亲之后才能回山东区,而在这期间,王榆倒是可以常常回娘家看看。

☆、第88章

王檀在王清的书房里晃悠悠的转了一圈,伸手在这里翻翻那里翻翻,又或者站到书案前,将桌子上的一个玉兔镇纸拿起来瞧一瞧。

门外突然传来有脚步声,王檀以为是王清回来,正要跑出去迎接,却有忽然听到他旁边还有另一个人的说话声。王檀顿下脚步,想着王清或要见客,自己在这出现有些不好,便又跑到书案后的一扇多宝格后面躲起来,接着又探出头悄悄去往外看。

只见书房的门被打开,王清和徐洧一起从外面走进来,王清一边走还一边道:“……今年的春围是由礼部尚书付大人做主考,礼部左右两位侍郎都大人和李大人陪考。付大人和李大人偏向朴素实用的文章,都大人则更爱辞藻优美。你回去之后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这几位大人的文章。”

徐洧道是,接着又道:“学生这几日便在研究付大人的文章。”

王清点了点头,接着拍了拍徐洧的肩膀,又鼓励道:“你也不用太过紧张,上次付大人看过你的文章,对你的印象不错,考试尽力就好。”说着自己已经走到椅子前坐下,又指了指自己旁边的位置,示意徐洧坐下来。

徐洧拱手行礼道过谢,然后才在椅子上坐下来。

小厮端了茶水上前来,将茶碗放下来之后又腿下去了。王清指了指茶碗,对徐洧道:“喝喝看,这是年前太子赏下的大红袍。”

徐洧应了声是,接着端起茶碗小小的喝了一口。王清亦是将茶碗端起来,用碗盖轻轻拂了拂上面漂浮的茶叶,接着抿了一口茶。

等将茶碗放下来后,王清又像不经意提起般的,问徐洧道:“对了,一直不曾问过你,你家中还有些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