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无表情。
赵太傅这话的言下之意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西漠出兵,大燕应阵都是为了自家利益的最大化,绝不单是因为一纸婚书的冲动。但此刻两军对垒,剑拔弩张,氛围一触即燃。若是半点暧昧之事,风吹草动让底下知道了,都会被无限放大再放大。
换言之,天子同璟王的事,无论之后要作何发展,都绝不能在战前扩散出去,否则下一个自乱阵脚的就是他们了。
明辞越必须出兵,出兵的必须是明辞越。
他们军营军心大乱,在自家门口就乱了阵脚,这正是出征的好机会啊圣上!赵太傅的声音有些微颤,不用他再劝说第二遍,圣上稚而毅的声音从上传来。
明辞越,做朕的大将军,替朕百日之内扫平西疆。兵权的虎符甩在玉石地上,清脆一声响,记住,是朕放你出征的,不是别人。
明辞越刚要收回目光去捡虎符,就听得上面悄悄的一声,【不过,先陪朕过完十五可好?】
他没忍住,借着低头,抿唇浅浅地笑了。
过十五是不可能过十五了。一个是帝王,一个是将相,他们的红线注定要牵扯在国运那条细细的命脉之上,随着风雨飘摇,起起跌跌,甚至连除夕夜许下的来日方长都像是成了一个可笑的诅咒。
年初一夜,纪筝不在殿中,政事堂的宫灯彻夜通明,明辞越在门外驻留了一会儿,出宫回了郑越府。
年初二夜,明辞越不在府中,忙着调兵遣将,熟悉军务,纪筝提着食盒去了趟北大营,没下马车,绕营一圈,自己回了宫。
年初三夜,寅时三刻,明辞越才抱着锦盒,急匆匆入了宫,可延福殿已经熄了烛,寂静一片,并未给他留门。
明辞越脚步犹豫了片刻,刚想要翻入宫墙。
璟王殿下。
阁老?
正是。赵太傅微微躬身,从墙角阴影里走来,夜已深,殿下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就要出城带兵了,圣上年纪小,方才刚入宫的几位才人来过,早早睡下了,此时不便打扰,恐怕难以送殿下一程了。不如老朽陪殿下往城门的方向走走,顺便说说话。
今夜不见,恐怕下次再见就难预期了
明辞越最后往殿内的方向回望了一眼,一言不发地负手跟在赵太傅身后往外走。
城里有宵禁,平日熙攘热闹的街坊此时静悄无声,只留他二人一前一后,步伐一大一小。
这街是长安主街,穿整个城而过,直连城门和宫门,通到宫内乾英殿赵太傅捋了捋颌下白须,说得不急不慢,回京的主帅要从这打马而过,直达乾英殿,述职封赏,这册封的皇后乃至二品以上的贵妃也要从这乘辇轿而过,直入乾英殿,接受凤印。
臣明白。明辞越微微欠身,谦恭回到。
赵太傅是三朝元老,朝中资历最深的老臣,也是为数不多,不参与党派争斗,真心当好帝师,为圣上着想的丞相。